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441128

大小:360.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2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代规定:“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在门户上题字以示表彰),以兴善行。”该制度的推行意在A.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调解宗族邻里纷争C.正风敦俗教化民众D.加强思想舆论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可知,通过表彰孝子顺孙、贞女义妇和让财救患等行为来正风敦俗

2、教化民众,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调解宗族邻里纷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舆论控制,故D项错误。2.南朝裴子野论及汉晋之流变时谈到,两汉之时“士庶虽分,而无华素之隔”,至东晋末年,“三公之子,傲九棘之家;黄散之孙,蔑令长之室”。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大一统政治遭到破坏B.南方经济持续发展C.佛教和道教势力兴盛D.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朝廷主要通过察举制选官,到魏晋时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垄断国家

3、政权,从而出现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人才选拔方式,与大一统政治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佛教和道教势力兴盛,故C项错误。3.唐高宗以后,在三省之外设置大量的使职,这些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可直接“入奏天阙”。这一做法有利于A.提高中枢效率B.杜绝权臣专权C.加强君主威权D.完善监察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三省之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入奏天阙”可是皇权在增强,故C项正确。中枢是三省,这些使职在三省之外,

4、故A项错误。B项“杜绝”使用错误,这并不能杜绝权臣专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监察机制的完善,故D项错误。4.南宋时俗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江南常患粮不足,所谓“江南地阻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这说明明清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已然衰退B.经济结构明显变化C.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商业贸易尤为兴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江南地区从南宋时期粮食充足,到明清时期要从其它地区运送粮食供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农产品商品化,江南原先种植粮食改种桑棉等经济作物,故D项正

5、确,A项错误。材料是种植结构的变化,并不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项错误。南宋时已经成为经济重心,故C项错误。5.1903年,清朝设商部,后将工部并入而改称农工商部;又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改户部为度支部,仍管财政。上述史实表明清末政府改革A.照搬西方,具有盲目性B.机构杂陈,难有作为C.趋向近代,具有进步性D.固守传统,维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设商部”“设邮传部”“改户部为度支部”可知,这些改革是适应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是政府机构设置的近代化,具有进步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照搬西方,故A项错误

6、。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主要职责,按章办事即可,故B项错误。材料是适应革新,没有体现维系专制,故D项错误。6.下边两幅图是江西、广东农民协会的宣传漫画《怎能受那许多人的吸吮》和《快乐的聚宴呵》。与漫画主题对应的斗争要求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C.“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协会是1922到1925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此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BCD皆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主张,故排除。7.1931年11月,国民

7、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其后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这些举措A.旨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B.有利于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C.为官僚资本的扩张提供了方便D.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可知,通过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这有利于官僚资本的扩张,不利于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目的是巩固发展经济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8、,不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故A项错误。材料“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可知是民生主义,并不是现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故D项错误。8.197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当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但也要适当注意日、法、德、俄等其他通用语种的教育”。这一方针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