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441675

大小:184.6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01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化学试题1.1.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Y的消耗速率与Z的消耗速率相等;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的同时消耗nmolY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

2、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详解】①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其比值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错误;②Y的消耗速率与Z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的同时消耗nmolY,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答案选D。2.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

3、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答案】C【解析】【详解】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O>N>Si,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NH3>SiH4,A正确;B、氢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等,也可以与某些金属生成离子化合物如NaH等,B正确;C、不能用氢化物的酸性来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来验证,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知识判断,各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所以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正确。答案选C。3.3.在

4、某温度下可逆反应: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达到平衡状态后加入少量下列何种固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A.NH4SCNB.K2SO4C.NaOHD.FeCl3·6H2O【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分析,平衡为:Fe3++3SCN-⇌Fe(SCN)3,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详解:A、加入少量NH4SCN,SCN-浓度变大,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B、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加入少量NaOH导致铁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

5、误;D、加入少量FeCl3·6H2O导致铁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4.4.锂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A.热还原法B.热分解法C.电解法D.铝热法【答案】C【解析】【详解】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说明Li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镁的冶炼需要电解法,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是电解法。答案选C。【点睛】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

6、、Al等活泼金属。5.5.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操作:①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③加四氯化碳并振荡;④过滤;⑤分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①③⑤②④B.步骤②、④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C.步骤①中双氧水表现还原性D.步骤③中液体静置后上层为紫色【答案】B【解析】分析: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详解:A.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

7、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合理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①③⑤,故A错误;B.步骤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加速溶解、④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故B正确;C.步骤①中双氧水表现氧化性,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C错误;D.四氯化碳比水重,步骤③中液体静置后下层为紫色,故D错误;本题答案;B。6.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