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

ID:43441696

大小:411.2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2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B.“行仁政,民之悦之”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燔诗书,贱游学之人”【答案】A【解析】从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A项是秦国,法家思想为主,材料“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是法家思想,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是楚国

2、,道家思想的起源地,材料“行仁政,民之悦之”是儒家思想,故B项排除;C项是鲁国,儒家思想的起源地,材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思想,故C项排除;D项是齐国,荀子曾经在齐国讲学,材料“燔诗书,贱游学之人”是法家思想,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是个图片型选择题。首先要从图中找出有线信息,比如“战国时期”、“ABCD”四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四个选项即可。2.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

3、要是基于孔子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宣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D.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用“礼”去约束人们的言行,宣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故B项正确。A项是西周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西周统治,排除。孔子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其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不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排除C。材料强调孔子宣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并不是更加注重等

4、级规范和尊卑秩序,排除D。3.《道德经》记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反映的是A.同情人民疾若,主张实行德治B.主张统治者要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张无为而治,实质上是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故C项正确;A项,主张实行仁政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由题干可知,《道德经》主张放松对

5、人民的控制,主张无为。故B项错误;D项,题干没有反映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依存关系。故D项错误。4.有学者提出,东周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和浪漫的一个阶段”。从思想角度分析,“浪漫”最可能是依据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道家思想以“道”为本源,“道”无形无迹,玄妙莫测,主张“返璞归真”、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仁”、“礼”、“仁政”等,与材料不

6、符,排除A。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与材料不符,排除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与材料不符,排除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东周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和浪漫的一个阶段’”,紧扣设问要求“从思想角度分析,‘浪漫’最可能是依据”,结合百家争鸣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

7、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

8、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6.《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