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ID:43441949

大小:2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2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_第1页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_第2页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_第3页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_第4页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教师:黄蕴一、说课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6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7页想想做做第1~5题。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

2、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3、进一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

3、的组成。"试一试"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6与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六、教学和学法分析(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小棒、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

4、想。(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三)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七、教学程序1、复习引入出示课件:复习2、3、4、5的组成引入新课后板书课题。2、探究新知(探索6的分与合)(1)、创设情境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过国庆节了,国庆节期间我们在街

5、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气球,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显示一些气球,学生看看有几个?(2)、提出问题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请小朋友先想想看,你会怎样分?(3)、总结有序地分: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这样就表示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多媒体同步演示6的分法的图片与分合式。)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边分边想,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6的分与合,起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作用。学生交流后订正填写,师板书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有序的思考,发

6、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学习7的分与合(1)小组合作探究请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想一想,7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操作后小组讨论汇报,让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分的情况,其他学生评判,并口述7的分合式。(2)填写课本第36页相应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我生动逼真的课件展示,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又通过用小棒分一分,数一数,继而说一说、写一写,这样又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表达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间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4、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点子图游戏让学生当小点点,把合起来是6的两张卡片用线连一连

7、,再把上面的数合起来是7的红花连起来。(2).拍手游戏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玩拍手游戏。(师生间拍手,学生间拍手)(3).6、7的分与合游戏出示几朵可爱的云朵,让学生扮演找朋友游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对6-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知识。借助多媒体又营造出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练中有乐。八、评价分析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紧紧抓住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逐个突破、及教学媒体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说课和备课的过程

8、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这有待我以后继续努力,不断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