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ID:43443067

大小:53.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古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3.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2、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居民④半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7.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

3、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8.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黄帝 B.黄帝蚩尤 C.炎帝蚩尤 D.蚩尤禹 1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9.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而名垂青史。“他”是( )  A.黄帝  B.禹 C.舜   D.启10.“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  A

4、.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1.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12.下列哪些商朝的社会活动最有可能记录在甲骨上()①祭祀②农牧业③刑法④旅游⑤战争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⑤14.西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15.下面关于西周分封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分封的对象是全体臣民  B.分的是土地和平民、奴隶C.被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义务D.开发了西周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16.铁制农具出

5、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A.商B.周C.春秋D.战国17.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18.“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源出于(  )A.齐国B.宋国C.晋国D.越国19.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读图回答问题(3分)(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2分)(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4分)27.阅读以下材料:(共

6、12分)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2分)实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一中这种制度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3)材料二中使齐、楚、秦、晋始大的人物分别是谁?(4分)29.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

7、有和买卖。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三秦孝公死后,商君遭诬陷,商君起兵反抗,败死后被车裂...... 材料四某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个变法的内容?(2分)该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2)请用课本内容写出材料一中变法内容(4分)(3)材料一中的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2分)(4)材料四中该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修建者是哪一国家的谁?(2分)(5)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变法

8、或改革的认识。(2分)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