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

ID:43449328

大小:82.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2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_第1页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_第2页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_第3页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_第4页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供天津地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飞机升空的道理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知道运动流体的特性。教学难点: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三、教学要点及建议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

2、)引言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复习一下关于大气压力的知识。(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探索活动活动准备:①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②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课件。③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3张A4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④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对“气流实验”进行必要的解析。落实提示内容关于“各项吹气小实验都不要太用力、要吹得平稳”。的要求,实验效果才更好。活动过程:进行三项实

3、验实验一是通过“吹不开的纸”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纸间空气流动快了,则纸间压力减小了”的道理。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实验二是通过“吹起来的纸条”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流动快的地方,空气压力就减小了”的道理。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区别在于纸条由垂直状态而升起来,为本课题的研究又靠近了一步。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描述上多使用“升起来”的语句,这样就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这个实验也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实验三是通过“模拟机翼升起”的实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实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自己实验的体验进行指导:一是怎样制作好“模拟

4、机翼”,二是怎样进行实验。其中“思考问题”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虽然有一定难度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演示相关的视频课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入小组讨论,关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飞机起动后要逐步提高速度,二是速度越快空气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才越大。(4)探索发现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5)探索延伸这一部分由历史事件的介绍,由气体引伸到液体,向学生展示了流体力学共同规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结合图6进行研究。2.应注意的问题(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

5、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2)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执教日期:教学随笔:2.“框架结构”的研究一、目的要求1.通过“框架结构的研究”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搭建结构”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2.通过“木筷举重”的活动,学习科学的选择使用材料,制成“框架”作品,逐步提高分析各部件在整体中作用的能力。3.通过动手制作活动,了解一些搭建结构方面的科学知识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二、重点难点分析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且能使框架的稳定性增强的特点。2.在“立体框架承重”的竞赛活动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技能、学

6、合作,创造出不同式样的新颖框架。三、指导策略1.在搭建框架结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搭建“框架结构”是活动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要求”落实以后再动手做。尤其是要求③中,计算材料是任何工程都不可缺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斜杆要比横、竖杆长些,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3.竞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因此,时间限定在15~20分钟内,由老师称重后,排出名次。4.本课的课堂组织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搭建、称重、评比等过程,请老师考虑周全,做到安全有序。5.注意安全教育,在剪裁木筷长度的环节中,再三叮嘱使用剪刀的安全。6.课后让同学搜集我们周围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实

7、例,如桥梁、大型建筑……。执教日期:教学随笔:3.捆管子的数学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的“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为实践服务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探索精神。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初步知道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公式应用及相关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