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

ID:43449477

大小:502.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3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_第1页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_第2页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_第3页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_第4页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存的工作原理及时序介绍第一部分:工作原理DRAM基本组成内存是由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组成的。DRAM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是PC芯片中最简单的,是由许多重复的“单元”——cell组成,每一个cell由一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一般是N沟道MOSFET)构成,电容可储存1bit数据量,充放电后电荷的多少(电势高低)分别对应二进制数据0和1。由于电容会有漏电现象,因此过一段时间之后电荷会丢失,导致电势不足而丢失数据,因此必须经常进行充电保持电势,这个充电的动作叫做刷新,因此动态存储器具有刷新特性,这个刷新的操作一直要持续到数据改变或者断

2、电。而MOSFET则是控制电容充放电的开关。DRAM由于结构简单,可以做到面积很小,存储容量很大。内存地址内存中的cell按矩阵形排列,每一行和每一列都会有一个对应的行地址线路(正规叫法叫做wordline)和列地址线路(正规叫法是bitline),每个具体的cell就挂接在这样的行地址线路和列地址线路上,对应一个唯一的行号和列号,把行号和列号组合在一起,就是内存的地址。 上图是ThaiphoonBurner的一个SPDdump,每个地址是一个字节。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假设成只有一个bit,当成是一个简单的内存地址表,左边竖着的是行

3、地址,上方横着的是列地址。例如我们要找第七行、倒数第二列(地址为7E)的数据,它就只有一个对应的值:FD。当然了,在内存的cell中,它只能是0或者1。寻址数据要写入内存的一个cell,或者从内存中的一个cell读取数据,首先要完成对这个cell的寻址。寻址的过程,首先是将需要操作的cell的对应行地址信号和列地址信号输入行/列地址缓冲器,然后先通过行解码器(RowDecoder)选择特定的行地址线路,以激活特定的行地址。每一条行地址线路会与多条列地址线路和cell相连接,为了侦测列地址线路上微弱的激活信号,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感应放大器

4、(SenseAmplifier)放大这个信号。当行激活之后,列地址缓冲器中的列地址信号通过列解码器(ColumnDecoder)确定列地址,并被对应的感应放大器通过连接IO线路,这样cell就被激活,并可供读写操作,寻址完成。从行地址激活,到找到列地址这段时间,就是tRCD。内存cell的基本操作内存中的cell可以分为3个基本操作,数据的储存、写入与读取。为了便于理解,我不打算直接从电路控制上对cell操作进行说明,而是希望通过模型类比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如有不严谨之处,高手勿怪。要对内存cell进行读写操作,首先要完成上述寻址过

5、程,并且电容的充电状态信号要被感应放大器感应到,并且放大,然后MOSFET打开,电容放电,产生电势变化,把电荷输送到IO线路,导致线路的电势也变化。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描述,以下我们先来了解硅晶体中“电容”的结构和MOSFET的控制原理。硅晶体中的“电容”这里之所以“电容”两个字被打上引号,是因为硅晶体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容。硅晶体中的电容是由两个对置的触发器组成的等效电容。例如两个非门(NorGate)用如下图的方式对接。它可以通过周期性施加特定的输入信号,以把电荷保留在电路中,充当电容的作用。如下图,两个非门的输入端R和S互相交

6、替做0和1输入,就可以把电荷储存在电路中。整个动态过程就是这样: 而R和S的波形就是如下图所示,刚好互为反相,差半个周期:要让电容放电,我们只需要把R和S同时输入1或者0即可。因此这种电容的逻辑关系很简单:在同一时刻R和S输入状态不同(即存在电势差)时,电容为充电状态;在同一时刻R和S输入状态相同(即电势差为0)时,电容为放电状态。MOSFET的控制原理——水库模型要说明这个MOSFET的控制原理,我们借助一个水库的模型来说明。MOSFET有三个极,分别是源极(Source)、漏极(Drain)和栅极(Gate)。下图左边就是一个MO

7、SFET的电路图,右边是我们画出的一个水库模型。 图中S为源极,D为漏极,G为栅极。S极连接着电容,D级连接列地址线路,并接到数据IO,G则是控制电荷流出的阀门,连接行地址线路。电容在充电后电势会改变,这样S极的电势就会跟着改变,与D极形成电势差,而G极的电势,就决定了S极有多少电荷可以流入D极。由于电子是带负电荷,因此电子越多电势就越低。为了不至于混淆概念,我们把水池顶部电势定为0V,水池底部电势定为5V(仅举例说明,DRAM中的电容实际电压未必是5V)。当电子数量越多时,电势越低,接近0V,电子数量越少时,电势越高,接近5V。 用

8、水库模型说明,就是左边的水池水量升高(电容充电后),当阀门关闭时,左边的水是不会往右边流的。然后阀门打开(降低,电势升高),左边的水就可以往右边流,阀门的高度就决定了有多少水能流去右边的水道(但是在数字电路中,MOS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