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

ID:4346186

大小:695.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7-11-30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级别专业矿山开采技术函授站点班级姓名崔兴锐指导教师2013年4月20日59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班级题目课题背景(参考资料、撰写意义)课题计划(撰写步骤、过程、时序安排)完成初稿时间最后定稿时间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59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意见书论文题目:姓名:级别及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指导老师电话:指导教师指导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张宏涛2013年7月7日交修改稿时间:2011、7、10备注:59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意见书论文(设计)

2、题目:姓名:班级:评审教师姓名:职称:评审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建议成绩:59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卡答辩人答辩时间系、班答辩题目答辩内容评价评委:59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学员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题目学员姓名系、班指导教师论文摘要:答辩内容: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以百分计占40%)指导教师:年月日答辩小组评定建议成绩:(以百分计占60%)答辩组长:年月日答辩小组意见及总成绩:(以百分计)答辩组长:年月日59前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

3、练。本次设计目的;为了使自己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能正确编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和绘制工程图纸,完成工程技术员必备的基本技能训练;增强自己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矿井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自己调查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井田与采区地理概况及地质特征;熟悉矿井开拓部署;掌握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根据采煤方法和工作面条件,选择采区运输方式及排水、供电设备;熟悉采区通风系统,了解采区通风方式;了解采区巷道支护方式;采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编写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中,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还存在很

4、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指导老师指出宝贵意见。59石湖矿510采区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矿井概况一、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处吕梁山北段管涔山脚下,地形总体趋势为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边界,海拨1740.5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西部河谷中,海拨1441.9m,相对高差298.6m。区内沟谷山梁发育,多为黄土覆盖,黄土厚度5-15m,植被差,分布有灌木丛。该井田属海河流域,恢河水系。区内主要河流为石湖河,位于井田中部,平时水量甚小,洪汛期水量较大。石湖井田位于宁武县城东北,东侧为云中山脉北段,西侧为芦芽山脉与管涔山脉的交汇处,北侧则为平坦开阔的朔州平原-丘陵区。区域地表河流主要为恢河,由南向

5、北经阳方口流入朔州平原,属桑干河上游支流。本区处于宁武马家湾向斜构造的东翼,区域深层地下水属神头泉域的南部补给径流区。神头泉在本井田东北的朔州平原排泄,出露标高为1058.2-1063.4m。据1956年以来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7.648m3/s。本区岩溶地下水的水位标高,由西南部的1100m左右向东北部的1058m流动变化。本区奥灰岩溶普遍发育,富水性由弱至极强,水质优良。其中上马家沟组厚度较薄,富水性极不均匀,下马家沟组和下奥陶统为主要岩溶含水层,含水性普遍较强。井田内无长年地表水体,各河谷为季节性河流及雨季排洪通道。井田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最高气温达34.8℃,最低气温零下27

6、.2℃,年平均气温6.2℃,春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1m/s。降雨主要集中在6、7、8月份,最大年降水量710.5mm,最小年降水量342.7mm,平均年降水量468.1mm,年平均蒸发量1902.3mm。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份中旬,最大冻土深度1.50m左右。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NW转NNE,倾向SW转NWW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在5°—10°之间变化,西北部受F1断层影响局部可达15°-20°。井田西部和东部边界附近发育两条走向北东—南西向的正断层。现叙述如下:F1正断层(贾家堡断层):位于井田西部,断层面向南东倾斜,倾角57°—60°,落差30—40m,在区内呈反

7、“S”型延展,延长度约为2100m。石湖矿副59井在开拓至98m时遇该断层破碎带,该处断层落差35m。由于本区为基岩大面积裸露区,断层在地表显露明显。该断层对煤层的开采会造成一定影响。F2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边界外,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断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倾角60°,落差30m,断层沿矿界延伸约2000m,断层在地面显露较为明显。该断层对本矿井生产不会造成影响。井田内无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总之,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为一类。二、煤层的埋藏特征1、含煤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