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狱中题壁》《绝笔诗》

1.3《狱中题壁》《绝笔诗》

ID:43463123

大小:32.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3

1.3《狱中题壁》《绝笔诗》_第1页
1.3《狱中题壁》《绝笔诗》_第2页
1.3《狱中题壁》《绝笔诗》_第3页
1.3《狱中题壁》《绝笔诗》_第4页
1.3《狱中题壁》《绝笔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1.3《狱中题壁》《绝笔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狱中题壁》《绝笔诗》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3个生字,学会3个生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查阅有关谭嗣同和吉鸿昌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狱中题壁》。了解课文的内容。二、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全诗内容,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汉朝的张俭和杜根,都因揭发朝中权贵、上书要求太后归权皇帝而受打击迫害,他们吃尽苦头,但在当时就受到人们尊敬.死后更留下好名声。谭嗣同自比张、杜,觉得扪心无

2、愧。他态度从容,决意含笑就义。他又想到了康有为和王五,他们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胆相照的,犹如巍巍两昆仑,皆为顶天立地的人物。谭嗣同衷心祈愿这两位“生者”继续实现“死者”未竟的志愿。结合注释和预习资料,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注意从词句入手感受诗歌的意思。三、自主研究。如何理解并体会“我自横刀向天笑”这句诗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四、诵读。第二课时一、回顾,总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回顾本板块的学习内容及相关学习方法,提炼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学生小组研究。得出关于学习方法的结论。二、根据方法,自学《绝笔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3、依照归纳的方法进行自学。三、交流学习体会。1.学生交流学习收获。2.理解诗歌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四、总结板块主题。回顾本板块学习的内容,体会一下,板块主题中的“正气”应该是怎样的含义?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对本板块主题有一定的认识,归纳出“正气”的宽泛含义。《狱中题壁》《绝笔诗》教材简析:本课由两首诗组成,《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自己为了变法请愿献出生命的决心;《绝笔诗》作者是吉鸿昌,表达了他誓死抗日和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之情。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认识4个字。2.有感情地朗

4、读并背诵三首诗。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听写生字、读生词、读古诗)1.写生字2.读幻灯片上的生词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古诗二、熟读两首古诗1.指名读2.教师针对学生读得不流畅的诗句进行指导三、学习《狱中题壁》1.组织学生汇报针对这首古诗你都了解了什么?2.组织学生体会着读一读3.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意4.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讲不通?5.教师幻灯出示有关典故的资料

5、6.小组内讨论诗的大意7.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激昂、充满豪情)四、作业1.复习诗2.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预习下两首诗第二课时一、背诵《狱中题壁》1.教师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绝笔诗》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适当追问为什么这样设计,以便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教师帮助整理为: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二、小组合作实现学习目标1.组织学生选择一首诗、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帮助提升理解3.组织学生理解《绝笔诗》这首古诗的意思4.指导有感情朗

6、读古诗(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5.用同样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充分让学生自学6.组织学生感情朗读《绝笔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无所畏惧)三、作业背诵三首诗,并比较其异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