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

ID:43472459

大小:50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5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

2、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3、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C.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8sD.在我们就读的学校,水沸腾时的温度约为98℃【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初中物理在线》www.czwlzx.com。一万余个精品课件、几万套精品教案、试卷,让您

4、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B、一节干电池两端电压为1.5V.此选项符合实际;C、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13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如果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可以在98℃时沸腾,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路灯下的“人影”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C.菜园坝大桥的“倒

5、影”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

6、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

7、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初中物理在线》www.czwlzx.com。一万余个精品课件、几万套精品教案、试卷,让您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分析】(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电荷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AB、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AB错误;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

8、造了电荷,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显正电性,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的缘故,故C错误;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5.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论坛暨博览会上,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