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ID:43475069

大小:9.3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08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义细菌: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细菌: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2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大小:测量单位µm油镜观察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31.球菌(coccus)42.杆菌(bacillus)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5多种形态的杆菌双歧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63.螺形菌(spiralbacterium)弧菌螺菌螺杆菌7第二节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毛菌毛8(一)细胞壁(cellwall)1.共有

2、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一、细菌的基本结构9肽聚糖(peptidoglycan)结构: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交替联结①聚糖骨架②四肽侧链③五肽桥联结于N—乙酰胞壁酸联结于四肽侧链仅存在于G+菌10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模式图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1112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结构模式图13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14肽聚糖(peptidoglycan)功能及医学意义:①构成坚韧的细胞壁结构:G+菌——三维结构G-菌——二维结构②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例如:青霉素抑制五肽桥合成溶菌酶破坏-1,4糖苷键15青霉

3、素溶菌酶16细胞壁(cellwall)1.共有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2.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teichoicacid)特殊表面蛋白质17磷壁酸(teichoicacid)结构:A.化学成分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磷酸二酯键核糖醇型甘油型B.结合部位膜磷壁酸(脂磷壁酸lipoteichoicacid,LTA)壁磷壁酸(多聚物)18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占菌体干重50%壁磷壁酸膜磷壁酸19磷壁酸结构模式图20磷壁酸(teichoicacid)功能及医学意义:①带有较多阴电荷与离子通过肽聚糖有关②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③是重要的表面抗原用于血清学分型、鉴定21

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 模式图22细胞壁(cellwall)1.共有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2.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teichoicacid)特殊表面蛋白质3.G-菌特有成分—外膜(outermembrane)23G-菌特有成分: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结构24脂质A(毒性部分,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属特异性)特异多糖(菌体O抗原种特异性)脂多糖LPS(内毒素)25脂质双层:类似于细胞膜结构,双层内镶嵌着多种蛋白质称为外膜蛋白脂蛋白:位于肽聚糖和脂质双层之间,稳定外膜26外膜(outermembrane)功能及医学意义:①纳泄作用——选择

5、性通透代谢物质②屏障作用——防止药物等毒性物质入内③致病作用——LPS的脂类A有毒性作用④抗原作用——特异多糖可分型、鉴定细菌⑤受体作用——有噬菌体、性菌毛和细菌素的受体2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模式图28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20%肽聚糖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糖含量约45%15-20%磷壁酸+-外膜-+特征G+菌G-菌294、细胞壁的功能及医学意义维持菌体外形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屏障与保护作用决定细

6、菌某些重要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药物敏感性染色性(革兰染色)30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bacteriaLform)定义: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B.诱因:溶菌酶、青霉素、其他抗生素抗体、补体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胆汁、紫外线等31形态:多形性染色:G-培养: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基生长缓慢特点:菌落荷包蛋样菌落颗粒型菌落丝状型菌落32形态大小不一,G-临床意义:慢性和反复感染常规细菌检查阴性33形态:多形性染色:G-培养: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基生长缓慢特点:菌落荷包蛋

7、样菌落颗粒型菌落丝状型菌落34荷包蛋样颗粒型丝状型35回复:初形成时,去除影响因素后可回复多次传代后,不易回复致病:有一定的致病力(诊断)药敏:改变(治疗)36(二)细胞膜(cellmembrane)1.特点:不含胆固醇2.重要结构:①中介体(mesosome)细胞膜向内折叠形成,又称拟线粒体(chondroid)②青霉素结合蛋白(penecillin-bindingproteins,PBP)373.功能:物质转运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作用:青霉素结合蛋白参与细菌分裂:中介体38(三)细胞质(cytoplasm)1.成分:无色透明胶状物,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