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ID:43488861

大小:1.9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08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_第1页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_第2页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_第3页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_第4页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第三节血管生理血管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和大动脉分配血管:中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容量血管:静脉系统和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短路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吻合支二、血流动力学(四)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流阻力及血压1.血流量(bloodflow);Q=ΔP/R2.血流速度(velocityofbloodflow);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Q1=Q2S1V1=S2V2血流速度与血管横截面积成反比。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1)血管长度(2)血液粘滞度(3)血管口径:3.血流阻力(resistanc

2、eofbloodflow)Q=ΔP/R=πΔPr4/8ηLR=ΔP/Q=8ηL/πr41kPa=7.5mmHg;1mmHg=0.133kPa血压的形成:(1)血液充盈程度(2)心室射血和血液遇到的阻力4.血压(bloodpressure)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pressure)(3)外周阻力(peripheralresistance)外周阻力主要来自小动脉和微动脉R=8ηL/πr4(4)弹性贮器(windkessel)1.动脉血压的形成(2)心室射血(1)循环系统足够的血液充盈血量和循环系统容积的相对关系2.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3.动脉血压的

3、正常值及其生理性变动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脉搏压(pulsepressure)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1)动脉血压的指标:①正常成人:(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高血压标准②成人高血压: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数值在上述二者之间。收缩压≥160mmHg及/或舒张压≥95mmHg。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3)动脉血压的生理性变动性别;年龄;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动脉段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系统的血液充盈程度

4、增加时:(1)每搏输出量脉压增大;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增加较少;(2)心率增加时:脉压减小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显著(3)外周阻力:增加时:脉压减小收缩压增高较少舒张压明显增加(4)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血管容积改变缓冲动脉血压维持血液的持续流动(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5.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循环血量改变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的影响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或不变循环血量↓↓↓↓↓↓↓(二)动脉脉搏3.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动脉脉搏(arterialpul

5、se),脉搏1.动脉脉搏形成的机制2.脉搏波的描记及其波形上升支下降支:射血速度和阻力及心输出量的影响降中峡和降中波反映外周阻力及主动脉瓣的功能状态与血管的顺应性有关四、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生理意义: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调节循环血量;(一)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1.微循环的组成(4)真毛细血管(capillary)(1)微动脉(arteriole):控制微循环血流的总闸门(2)后微动脉(metarteriole):微循环血量调节的一个分闸门(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sphincter)对代谢物敏感,

6、是微循环的又一分闸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5)微静脉(venule)微循环的后阻力血管(6)通血毛细血管(thoroughfarechannel)连接后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较粗的毛细血管(7)动-静脉吻合支(arteriovenousshunt):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吻合支2、微循环的血流通路:(1)迂回通路:局部代谢产物的作用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营养性通路真毛细血管网交替开放功能:非营养性通路(2)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血流量的相对恒定少量物质交换(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参与体温调节受动脉血压和血流阻力的影响(

7、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1.血压低2.血流慢为物质交换提供充分的时间3.潜在血容量大4.灌流量易变为物质代谢提供巨大的贮备量1.神经体液因素对微循环的调节2.局部代谢产物对微循环的调节(三)微循环的调节1.扩散2.吞饮3.滤过4.重吸收(四)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五、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中;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滤过: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重吸收: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