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ID:43489217

大小:6.38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8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_第1页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_第2页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_第3页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_第4页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一实验设计要求(A题)项目编号B项目名称单按键计数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项目组数35每组人数5项目开始时间2012-11-269:33:00项目截至时间2013-3-89:33:00截至报名时间:2012-12-2817:00:00开设实验室基础实验室3项目要求利用按键产生单次时钟,通过标准计数器电路实现模10的计数,产生相应的编码,,将该数值通过译码器输出到集成译码电路上显示数码0—9。该译码器需自行设计实现。用集成译码电路的“DP”段作为电源上电指示。计数器有复位清零按键。集成译码电路采用共阳极结构,如下图:可以参考教材中计数器的设计原理、数码管的基本电路,

2、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按键、LED显示等,实现多位数码管显示。评分标准:(1)按照功能要求,自行设计译码器电路、电源指示、按键和数码管显示电路等。(2)设计简洁、功能完整、安装整洁、使用安全、测试方便。(3)优先选用本教材所涉及的集成电路。(4)团队分工合作情况。考核知识点:(1)逻辑设计和分析,卡诺图化简、集成电路电器特性;(2)同步、异步计数器的使用;(3)译码器分析,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项目介绍本项目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设计的兴趣。请参照设计要求,达到项目的设计要求,可以自由发挥,完成书面报告。实验室提供基本材料:1、共阴数码管2、74ls0074ls1633

3、、CD45114、单刀双掷开关几个5、导线若干,电阻若干二实验设计1、简述元件特性及原理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工作原理:3、8号角接地,其余管脚接高电平时,二极管发光。LED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计算公式:R=(E-UF)/IF式中E为电源电压,UF为LED的正向压降,IF为LED的一般工作电流。CD4511CD4511工作原理:CD4511是BCD共阴7段译码器。当VDD、BI、LI接高电平,VSS、LE/STROBE接地,D、C、B、A端接入模十信号,权

4、位从D到A由高到低。9到15号端分别代表edcbagf,对应的与数码管的abcdefg管脚连接,便能正常工作,将模十BCD信号译码,使数码管显示模十信号的十进制数字。74ls163工作原理:74ls163是4位二进制同步可预置计数器当16号端口接高电平,8号端口接地时正常工作。当1、7、9、10号端口接入高电平,芯片计数,从11、12、13、14号端口输出。当1号端口为低电平时,输出为0.2号端接入脉冲信号,每接入一个脉冲信号,记一次数。2、电路设计原理一利用74ls00制作的RS触发器产生开关消抖动电路,进而产生CP脉冲。电路如图所示二利用74ls163生成模十计数器,电路图如图所示其

5、中单刀双掷开关接LOAD用来置零,接高电压时计数,接地电压时置零。图中CP信号源由消抖动信号源产生。三通过CD4511将模十信号输入进行译码,输出连接共阴数码管,电路如图为防止数码管中的发光二极管因电压过大烧坏,在与CD4511之间接入电阻分压。四总体电路图为下图三、电路调试说明在电路调试过程中,开关消抖动最难完成。一开始使用RC电路滤除杂波,但实际过程中效果不明显,数码管的数字时钟工作不正常,并不是依次计数。后经多次改变电容、电阻,仍无太大成效。后来采用RS触发器制成消抖动电路,立即成效。比较两种电路,RS触发器制成消抖动电路需要1个单刀双掷开关与1个74ls00,而RC电路需要1个按

6、键开关和2个电阻,1个电容。相比RS成本较高。除了消抖动电路外,还发现在调试时忘记焊接74ls00的正负电源电线,以致数码管无法正常工作,并在检查电路时因74ls00为整个电路中最简单部分而多次忽略。四、实验心得在制作电路板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漏焊,虚焊。调试时不应遗漏任何一点细节,任何细节都有可能是问题的结症所在。设计方案应设计多份不一样的,以防不时之需。实验项目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设计,有人查找资料,有人焊电路板,调试时大家共同查找问题所在,所以多人的合作有利于完成的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