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

ID:43494733

大小:1.8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0-08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_第1页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_第2页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_第3页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_第4页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长镐淋巴结肺门、纵隔诊断方法影像学:CT、PET-CT病理:经典-TBNA根据影像学提示穿刺TBNA(CT-guided)CT监测(非实时)穿刺EBUS-TBNA超声引导下穿刺(气道、食道)纵隔镜、VATS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needleaspirations(TBNA)1949年,Schieppati隆突穿刺Brouet&Euler纵隔淋巴结1983年,Wang经纤支镜行针吸Shere&Fedullo周围病

2、灶针吸2004年Yasufuku超声实时引导下针吸术适应症纵隔或肺门淋巴结与气管支气管树相邻但位于气道外的淋巴结及病灶粘膜下病变肺癌分期肺周围性病灶纵隔囊肿及脓肿的诊断和引流禁忌症出、凝血机制严重障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高血压主动脉瘤哮喘或大出血气道炎症明显其它操作方法经典方法经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法经典方法了解淋巴结解剖选择器材(细针)操作技巧样本的制备样本的评估1、隆突前淋巴结2、隆突后淋巴结3、右侧气管旁淋巴结4、左侧气管旁淋巴结(主肺动脉窗)5、右主支气管淋巴结

3、A、隆突6、左主支气管淋巴结B、右主支气管7、右侧肺门上淋巴结C、中间支气管8、隆突下淋巴结D、左主支气管9、右侧肺门下淋巴结10、隆突下-下淋巴结11、左侧肺门淋巴结纵隔及肺门淋巴结TBNA活检部位Ko-PenWang胸科诊断中心1091187261543淋巴结分布图ChestSurgClinNorthAm,6:223-235,1996纵隔及肺门组织的针吸活检(TBNA)Wang氏肺癌分期用淋巴结分布图隆突及其附近1,3,5站(右纵隔)4,6站(左纵隔)纵隔中心2,8,10站(隆突后,隆突下,隆突下-

4、下)肺门7,9站(右侧肺门上、下)11站(左肺门)经典方法--器械穿刺针Wang氏NA-1C-1,NA-2C-1细胞针,组织针支气管内窥镜诊断支气管内窥镜诊断、、治疗治疗经支气管吸引针活检(TBAB)NA-1C-1NA-2C-1支气管内窥镜诊断支气管内窥镜诊断、、治疗治疗吸引活检针NA-2CNA-1C侧孔侧孔王氏(Wang’s)穿刺针选择器材细针规格:取细胞:22&21号取组织:19&18号20号:取细胞或取组织割嘴形中央型Vs周围型病灶细针命名:“XYZ”X代表硬度YZ代表规格(如

5、“122”:1-最硬;22号,“521”:5-最柔软;21号)细针的选择根据需要获取细胞还是组织根据病灶部位根据是否需要成角弯曲:柔软的细针可以更好的成角弯曲细针的规格及长度:规格:221.3cm211.5cm201.5cm191.75cm操作方法术前准备:CT定位:穿刺:吸引、标本的处理:60ml的注射器,持续20秒细胞针:涂在玻片上,固定组织针:组织,碎片定位CT片Wang氏定位法超声波引导下CT引导下10911872651431站隆突前10911872651432站隆突后109118

6、72651433站右侧气管旁穿刺技术突刺法推进法咳嗽法金属环贴近气管壁法标本的制备穿刺成功后,搅动细针,开启吸引装置,吸引组织入内。回收细针之前,停止吸引,以免污染获取的样本。细胞学标本涂片技术组织学标本标本的阐述亲自向病理学家或细胞病理学家介绍所获取的标本。亲自看看处理好的标本,了解标本质量,总结活检阳性率。淋巴细胞的质量如何,或有无异常细胞?TBNA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及分期初步支气管镜进行分期及诊断右肺病灶左肺病灶10911873期–N12615431期–N32期–N2右肺病灶:分

7、期左肺病灶:分期109118726153期–N1431期–N32期–N2阳性率29%~91%导致TBNA失败的技术因素1.穿刺针未完全穿透支气管壁2.穿刺针弯曲成角不充分3.其他因素导致穿刺针偏离病灶为确保细针完全穿透错误:支气管镜与针支气管壁,应使支气头相距太远管镜与嵌入的细针处于合理的相对位置为准确到达病灶部位,错误:细针与支气管细针应与支气管壁垂直壁成切面刺入增加TBNA诊断阳性率的工具X线透视CT成像(包括最新技术如仿真支气管镜)CT透视EUS/EBUS原位细胞学足够的训练*没有什么能取代训

8、练过程*安全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发生与TBNA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气胸感染损伤支气管镜肿瘤种植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