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

ID:43500926

大小:963.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8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秋高中地理第四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完成1~2题。1.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2.图中甲区域的农业生产(  )A.旱涝频发,土壤盐碱化严重B.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C.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D.由于过度种植,土地出现沙化现象解析:第1题,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因此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

2、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所以B正确。第2题,图中甲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农业生产旱涝频发,但不会出现土壤盐碱化,A错;这个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较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B正确。答案:1.B 2.B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3~5题。3.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②④4.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3、 ②热量条件较好③降水充足 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叙述错误的是(  )A.继续围垦,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C.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解析:第3题,本地区雨季长,旱灾不严重,①错误;我国粮食生产主要用以自给,②错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③正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对

4、粮食的需求减少,④正确。第4题,B、C两地都在高原上,光照差异不大,①错误;B地纬度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②正确;B地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大,③正确;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④正确。第5题,D地有我国最大的湿地,继续围垦,会损害湿地的环境效益。答案:3.B 4.D 5.A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完成6~7题。6.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

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7.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解析:第6题,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第7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答案:6.C 7.D8.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

6、大的原因。(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请分别分析它们对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解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判断布局变化;水稻面积扩大可从市场、水源、气温等角度分析。第(2)题,首先要理解玉米生长需要的保障,就是其生长需要的条件(气候、水源、土壤等),可从该地可能不具备这些条件,但由于东、西部的山地、草原等的存在,而具备了或强化了这些条件入手。答案:(1)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业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

7、量涌现。原因: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2)长白山区:①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②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或保护农田)。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613亿斤增加到12325亿斤。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

8、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完成1~3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