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ID:43510305

大小:19.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9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_第1页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_第2页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_第3页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_第4页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1.项目生命周期定义2.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实施以及运行维护阶段。  参见下图标准过程:3.软件过程模型是从项目需求定义直至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营维护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4.软件过程模型一般分为: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5.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a.瀑布模型:1)     特点l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输入。对本阶段工作进行评审,若得到确认,则继续下阶段工作,否则返回前一阶段,甚至更前阶段。只有前一阶段输

2、出正确,后一阶段才能正确。l 推迟实现的观点:在编码之前,设置了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各个阶段,分析与设计阶段的根本任务规定在这两个阶段主要考虑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软件的物理实现。l 质量保证的观点:每个阶段都坚持两个做法:规定文档,没有文档就没有完成该段任务。每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完成的文档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改正错误。2)     缺点l 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的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l 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l 风险往往迟至后期的开发阶段才显露,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3)     适用项目l 需求清晰明了且时间要求宽松的软件

3、开发项目;l 规模小,需求简单,功能单一的项目 4)     阶段划分计划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发布阶段实施阶段运行维护阶段b.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他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一般来说,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用户最迫切需要,完成一个可以演示的产品,这个产品只实现部分功能。原型最重要的是为了确定用户的真正需求。原型模型在克服瀑布模型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给开发工作带来风险方面,确有显著效果。软件系统的原型常用有以下形式: 抛弃型:开发原型为了获取需求,在原型开发之后,已获取了更为清晰的需求信息,原

4、型无需保留而废弃;渐进型:原型作为软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可满足用户的部分需求,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开发,则可增加需求,实现后再交付使用; 1) 特点l 用户需求不完全或不确定;l 针对总体的轮廓先建立一个用户需求原型,然后进行评价和反馈;l 对原型进行扩充、改进和求精;l 完成最终系统 2) 缺点l 没有考虑软件的整体质量和长期的可维护性。l 大部分情况是不合适的操作算法被采用目的为了演示功能,不合适的开发工具被采用仅仅为了它的方便,还有不合适的操作系统被选择等等。l 由于达不到质量要求产品可能被抛弃,而采用新的模型重新设计。3) 适用项目l 客户能提出一般性的目标,但不能标出详细的输入、处

5、理及输出需求;或开发者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及人机交互的形式。l 用户定义了一组一般性目标,但不能标识出详细的输入、处理及输出需求;l 开发者可能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形式4) 阶段划分抛弃型原型模型的阶段划分:需求分析阶段--获取业务需求原型实现阶段—主要是界面实现,业务流程用图形方式表示。客户评价阶段--和客户确认,完善业务需求渐进型原型模型的阶段划分: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原型实现、客户评价)  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发布阶段实施阶段运行维护阶段 c.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并且加入两种模型均忽略了

6、的风险分析。1)       特点风险驱动的,关注风险,风险分析后决策是否继续进行项目2)       优点l 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也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l 减少了过多测试或测试不足;l 维护和开发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3)       适用项目主要是用于大规模软件项目,需求不明朗,风险比较高的项目。4)       阶段划分螺旋模型沿着螺线旋转,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便开发出更完善的一个新版本。一个螺旋为一个阶段,每个螺旋式周期可分为:l 制定计划: 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l 风险分析: 分析所选方案,考虑如何

7、识别和消除风险;l 实施工程: 实施软件开发(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按螺旋周期推进)l 客户评估: 评价本轮的开发结果,提出修正建议,计划下一轮的工作。d.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的迭代特征。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把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1) 特点l 第一阶段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l 每一阶段增量均为可发布一个版本,早期的增量是最终产品的“可拆卸”版本2)优点l 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