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法律制度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

ID:43512170

大小:1001.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09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_第1页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_第2页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_第3页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_第4页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辽金元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国号民族建立时间灭亡时间灭亡政权契丹国契丹916年947年改为辽辽契丹947年1137年金北宋汉族960年1126年金大夏党项1038年1227年蒙古国金女真1115年1234年元南宋汉族1127年1279年元蒙古国蒙古1206年1271年改为元元蒙古1271年1368年明宋辽夏金元政权兴亡表宋辽金元法律制度第一节宋朝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二、立法活动三、法制内容第二节辽金法制概况第三节元朝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二、立法活动三、法制内容思考题法制指导思想1、加强控制,集权君主。2、慎法与重典相结合。3、义利并举

2、,重视经济。立法活动1、《宋刑统》的刻印颁行2、编敕与条法事类3、编例与特别法规《宋刑统》的刻印颁行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宋建隆重详定刑统》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宋史·刑法志》编敕活动太祖:《新编敕》4卷太宗:《太平兴国编敕》15卷,《重删定淳化编敕》30卷真宗:《咸平编敕》11卷,《大中祥符编敕》30卷,《农田敕》5卷仁宗:《天圣编敕》13卷,《庆历编敕》20卷,《嘉祐编敕》1834条编敕律令者,有司之所守也。——《宋史·刑法志》凡断狱本于律,律所不该,以敕、令、格

3、、式定之。——《宋史·职官志》律敕并行以敕补律以敕代律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乃更其目曰敕、令、格、式,而律恒存乎敕之外。——《宋史·刑法志》孝宗《淳熙条法事类》宁宗《庆元条法事类》理宗《淳祐条法事类》南宋的条法事类编例(1)断例:断例是经皇帝批准汇编的审断案件的成例;(2)指挥(条例):皇帝或中央机关下达的指示命令。凡律、令、敕、式或不尽载,则有司引例以决。——《宋史·刑法志》律例并行以例补律神宗《熙宁法寺断例》哲宗《元符刑名断例》徽宗《崇宁断例》高宗《绍兴刑名疑难断例》孝宗《乾道新编特旨断例》宁宗《开禧刑名断例》断例的汇编

4、(旧制)有司所守者法,法所不载,然后用例。(新法)法令虽具,然吏一切以例从事,法当然而无例,则事皆泥而不行,甚至隐例以坏法。引例破法。——《宋史·刑法志》以例代律引例破法仁宗《窝藏重法》英宗《重法》神宗《盗贼重法》哲宗《妻孥编管法》北宋的刑事特别法规法制内容(一)刑事规范(二)民事规范(三)经济立法(四)行政规范(五)司法制度刑事规范1、创立折杖之法2、沿用野蛮酷刑:刺配、凌迟3、重典惩治盗贼4、严惩“贪墨之罪”(宋初)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刑考七·徒流附配没》创立折杖之法科禁浸密,刺配日增;

5、配法既多,犯者自众;黥隶之人,所至充斥。——《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刑考七·徒流附配没》刺配刑的广泛使用《宋刑统》作为普通法典,对盗贼犯罪的量刑比唐律明显加重。宋朝专门制颁了一系列重典惩治盗贼的特别刑事法规。重典惩治盗贼的表现民事规范1、契约2、继承(1)一般财产继承(2)死亡客商财产继承契约(1)租佃契约(2)典卖契约《宋刑统·户婚律》专设《典卖指当论竞物业》一门,对典卖契约进行了专门的规范。租佃契约租佃双方要“明立要契”,“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倘若佃农违约,不按期交纳地租,地主可向官府要求合法保护。当时规定:一方面,每年“十月

6、初一日以后,正月三十日以前,皆知县受理田主词诉,取索佃户欠租之日”。另一方面,依据契约交完地租后,佃农则有合法的换佃自由,地主不得干涉阻拦。(1)双方订立契约(2)典权属于家长(3)严禁一物两典(4)规定典卖顺序(5)规定赎典期限典卖制度经济立法1、禁榷专卖法规2、货币金融法规3.会计财政制度(1)财政管理体制(2)会计审计制度4.商贸管理制度(1)市易法(2)市舶条法禁榷专卖法规(1)榷盐制度(2)榷茶制度(3)榷酤制度货币金融法规(1)两宋的金属铸币制度(2)北宋的飞钱与交子制度(3)南宋的关子与会子制度行政规范1、行政管理体制2、职官管

7、理制度(1)选任(2)考课(3)致仕(4)行政监察行政管理体制(1)中央从两府三司→三省六部制,保留枢密院(2)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太宗时,增设路一级中央派出机构,分设经略安抚使掌军事,转运使掌财赋民政,提刑按察使掌司法,提举常平使掌赈灾专卖(统称监司)州、县两级制州、府、军、监,系同一级政权,都直属中央,分别设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州、府下设县,为地方基层政权,长官为县令或知县。选任科举取士制度糊名考校法和誊录之法思荫制度宋朝任用官吏实行官、职、差遣制度科举取士制度两宋虽沿用唐朝的科举取士制度,但与唐朝考取进士还须经过吏部考核方可授官不

8、同,宋朝只要一被录取即可任官。考校法和誊录之法为了防止考试作弊,宋朝创立了糊名考校法和誊录之法。前者又称封弥法,即考生交卷后,由封弥院粘糊密封或截去试卷卷头的考生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