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

ID:43512632

大小:10.35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10-09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第6讲十六国·南北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十六国·南北朝一、十六国二、北朝(上)三、南朝四、北朝(下)一、十六国1.概況2.第一阶段3.第二阶段4.第三阶段5.总评一、十六国1.概况十六国历史始于304年,终于439年。起始与西晋相叠,后期与北魏相叠。十六国主要是由“五胡”建立的,但也有部分汉族政权。十六国是一个习惯性称呼,指此期立国较长的十六个割据政权。另有几个政权年代较短,不在其列。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北魏亦未计入。除立国川蜀的成(汉)外,其余十五国均在北方。匈奴:汉-前赵(刘渊)夏(赫连勃勃)北凉(沮渠蒙逊)鲜卑:前燕(慕容皝)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

2、德)南凉(秃发乌孤)西秦(乞伏国仁)羯:后赵(石勒)氐:前秦(苻健)后凉(吕光)賨:成汉(李雄)羌:后秦(姚苌)汉:前凉(张寔)西凉(李暠)北燕(冯跋)一、十六国1.概况·东晋代-北魏一、十六国1.概况一、十六国2.第一阶段一、十六国2.第一阶段一、十六国2.第一阶段一、十六国2.第一阶段一、十六国2.第一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吐鲁番出土丝履(前凉后期)织有汉字: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凉州之地距中原颇远,然与西域相交通,其地实颇富饶,而文明程度亦颇高

3、。西南包河、湟,又为畜牧乐土。故两晋之世始终有据以自立者……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当日学术中心在家族不在学校,凉州一隅其秩序较中原为安全,故其所保存者亦较中原为多。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传输,加入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一、十六国3.第二阶段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修辟

4、,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备。政理称举,学校渐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三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吐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期克捷之日,以帝(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

5、。东西万里,水陆齐进。大败,…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晋书·苻坚载记一、十六国4.第三阶段一、十六国4.第三阶段一、十六国4.第三阶段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

6、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晋书《载记》一、十六国5.总评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皆生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哉!——赵翼《廿二史札记》一、十六国5.总评一、十六国5.总评一、十六国5.总评一、十六国5.总评一、十六国5.总评坞壁的主要特点:●坞壁主身份一般是庄园主或有号召力的官吏●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规模一般大于原来的里、村,下有基层行政单位●往往立有律令礼仪条文

7、以相约束●内部生产经营多采用庄园式方法●有军事化色彩,但以自保为主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东汉末·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晋八王之乱中·庾衮〗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分数既明,

8、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一、十六国5.总评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认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并非简单的随想之作,而是对十六国后期北方弘农、上洛一带一处坞壁的真实描写。记中人谓“先世避秦时乱”,所指实是苻氏前秦……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一、十六国5.总评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统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