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ID:43525775

大小:40.6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9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1.周文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当时A.形成了敬德保民的天命观B.大自然已受到过度的开发C.重视对小农经济的培植和保护D.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商周时期为成就草木、鱼鳖、鸟兽之长,进行季节性禁伐、禁渔、禁猎可知,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天命相关信息,A项错误;当时的生产力无法做到B项所说的“过度开发”;小农经济出现是在春秋时期,C项错误。2.西汉后期,由于土地的兼并与集中,豪强势力有了

2、很大发展。东汉政权建立后,豪强势力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豪强势力A.强化了封建大一统局面B.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C.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D.直接导致了魏晋的分裂【答案】C【解析】【详解】两汉时期土地兼并的发展,为豪强地主割据称雄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豪强地主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会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错误;豪强地主的田庄自给自足,没有冲击自然经济,B项不符合史实;魏晋分裂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兼并发展起来的豪强地主并不是破坏中央管理,导致魏晋分裂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农民起义,D项错误。3.唐宋时期,金融领域产生一系列新现象,出现了

3、“飞钱”、“柜坊”、“交子”、“会子”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唐宋A.大一统社会繁荣景象B.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C.商业经济的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在封建社会繁荣的“唐宋时期,金融领域”产生早期汇票、银行和纸币等“新现象”,其本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宋代并没有实现大一统,A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金融领域的变化主要在国内一些区域存在,不等于“对外贸易”的繁荣,B项错误;唐宋时期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C项不符合史实。【点睛】抓住本题关键词“金融领域”,其突破的关键是商品经济的发展。4.下表是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著

4、作的典型代表,这些成就本质上反映了明清著作类别朝代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本草纲目》药物学明朝李时珍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农政全书》农学明朝徐光启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徐霞客游记》地理学明朝徐霞客对石灰岩溶蚀地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貌的观察和记述《天工开物》生产技术著作明末清初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B.出现了集大成的科技著作C.中国封建制度已走向衰落D.封建社会文化

5、高峰的到来【答案】C【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只有服务农业和生活的总结性实用科技,没有产生服务工商业的近代科技,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滞后,故C项正确。A项时间不是“本质”问题;B项只是表现不是实质;D项不符合史实,文化高峰出现是在唐宋时期。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表明A.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B.知识官僚缺乏独立性C.我国士大夫文化根深蒂固D.战争未促使中国真正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致命伤是“失败以

6、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没有“力图改革”,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本题是从民族历史角度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不是单一对比中西方的思想,A项错误;本题没有分析官僚与君主关系,B顶不符合题意;材料没具体分析中国“知识分子”而是民族的顽固守旧,C项不符合题意。6.史料一:孙中山刚一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就提出今后“当以工商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在当选临时大总统前夕,又强调首先致力于民生主义。史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富国裕民之计”。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A.辛亥革命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B.一战期间民族

7、工业的初步发展C.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民生主义D.三民主义得到了实质上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孙中山刚听到“武昌起义”、“当选大总统前”、“政府特设实业部”等综合得出A项正确。材料中所说史实发生在1911--1912年间,一战还没有爆发,B项错误;C项只可用来分析第三则材料;D项三民主义新发展是在1920年代,材料所显示的仍是1905年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原有内容。7.1943年3月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至于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则不外英美思想与苏俄思想的对立。这些学说和政论,不仅不切于中国的国计民生,违反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而且根本上忘记

8、了他是一个中国人,失去了要为中国而学亦要为中国而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