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

ID:43525816

大小:283.5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9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的理解能力。根据"开关梁,驰山泽之禁"说明汉初政府对商业发展采取宽松的政策。

2、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A.农业生产的衰落B.自然经济的瓦解C.农业经济的商品化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农业生产不仅包括粮食作物生产,也包括种植经济作物,题干体现的是经济作物的比重增加了,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落,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后,

3、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增加,表明用于商品交换的农产品增多,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可知,该现象属于家庭手工业发展,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商品化3.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4、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所讲诉的是中国古代自耕农在宋代的状况。自耕农虽然不再受到地主的控制,但是由于政府繁重的赋税,生存条件也很艰难,常常由于一些原因而被迫卖出自己的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封建小农经济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因素;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与题意不符。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自耕农【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5、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煤炭资源比重下降,但依然由相当比重,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促使石油开采和冶炼业的发展,故选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体现在原子能的的利用,和题意无关,排除;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促使煤炭资源的开采,排除D。点睛:能源利用状况能够从侧面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可以从优势的能源利用判断近代化发展程度。5.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

6、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强调女性服装面料的变化,并未体现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并非强调女性审美情趣的改变,故A、D错误。材料中女性服装面料涉及棉、麻、人造材质等,所以该选项“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过于片面,故B错误。世纪晚期的服装面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与传统纺织业技术的结合,而

7、这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正确。6.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以图示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掌握。根据“手工工场→工厂制→”可判断“b”处应该填“用机器制造机器”,故排除A项和B项;再根据“采矿冶金”和“动力蒸汽机”之间的关系,随着动力蒸汽机的运用大大的推动了

8、采矿冶金业的发展,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解决交通运输的问题,故“a”初应填“交通运输业”,正确选项为C。服务业不符合工业革命的进程,排除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过程【名师点睛】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确立工厂制度、进入工业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大企业时代产业结构形成以轻工业为主、以纺织和铁路为领先的工业体系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