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526022

大小:527.8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9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天体类型分别

2、是A.行星—卫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行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是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能自身发光发热B.比邻星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答案】1.A2.A【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和图示进行判断,在A位置时位于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应为行星;B轨道位于土地的卫星轨道上为卫星;C位置是围绕比邻星绕转,比邻星属于恒星,C为行星。故选A。【2题详解】结合材料,结合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

3、道后,地球上生命得以延续和繁衍,需要稳定的光照、适宜的温带及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BCD可信,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因此比邻星位于银河系,且能自身发光发热,A错误,故选A。科学家预测在2019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①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③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4.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地理现象的

4、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水循环B.火山喷发C.潮汐现象D.极光现象【答案】3.B4.A【解析】该题以“白太阳”现象为背景,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相关知识点。【3题详解】“白太阳”现象即无黑子现象,太阳黑子数量少说明太阳活动处于低峰年,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均较弱。耀斑会干扰地球磁场和电离层,影响磁场和无线短波通信,耀斑活动少时对二者的干扰也会减少,①④对;太阳风活动弱时,由此引起的极光活动也较少,②错;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黑子有相关性,但有的地区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故全球降水都增多的说法错误,③错,选B。【4题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

5、,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A正确;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能,B错;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引力作用引起的,C错;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属于太阳活动,D错。故选A。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临近震中的观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快速估测地震的大小并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赶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前,发出紧急警报,以减轻灾害损失。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

6、米。预警系统提前61秒向四川成都市预警,为减灾应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6.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②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③横波破坏性更强④纵波破坏性更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5.A6.C7.B【解析】本题以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点以及地震防灾减灾措施。【5题详解】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

7、7千米,上地幔与下地幔的分界线深度大致为90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故位于地壳。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点。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因此②③正确;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在日常生活中避震措施。在家里的人,一定要在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A不符合题意;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

8、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C不符合题意;在室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D不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