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43526558

大小:43.2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9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卓越(zhuó)百舸(gě)摇曳(yè)眷属(juàn)B.追溯(sù)独处(chǔ)肴馔(zhuàn)跬誉(guī)C.蜿蜒(wān)脊骨(jí)蠕动(rú)给予(jǐ)D.瞭望(liào)遏制(è)轻蔑(mì)惆怅(chà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9月3日,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公布了军训方阵比赛获得全市一等奖的消息,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

2、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B.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C.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省运会在扬州召开,我在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D.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作品《师说》中的名句。B.苏轼,字子

3、由,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在党争等政治斗争中,曾被诬入狱,屡遭贬谪,直至远贬海南。《赤壁赋》是其谪居黄州期间所作。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第二篇。D.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他的名篇《六国论》,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同“曝”,晒干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C.举匏樽以相属属:同“嘱”,嘱

4、托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运数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其皆出于此乎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6.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外与天际,四望如一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顺流而东也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而今安在哉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为其然也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

5、.水为之而寒于水8.下列关于《呐喊》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B.鲁迅在《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C.《白光》中的陈士成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是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致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D.《药》采用了双线结构

6、: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茶客们谈论“药”。9.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常有个性化语言。请写出下面个性化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3分)(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3)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1)(2)(3)10.“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

7、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兔和猫》)结合《兔与猫》全文内容,试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作者借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什么观点?(4分)二、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

8、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