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526578

大小:59.1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9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度检测高二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一项是()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空城计》散板前六向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有时,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意到神随,美不胜收。A.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B.秋毫无犯轻描淡写环环相扣C.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D.有条不紊淡妆浓抹环环相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

2、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积累成语知识,并熟知成语题目设置的陷阱,比如成语色彩失当、对象误用、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毛病,本题中,第一处,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有条不紊: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这里说唱腔,应该是有条不紊。第二处,淡妆浓抹:(1)指浓淡适宜,颜色很好看(多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华丽的衣着)。妆:化妆。(2)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饰,也比喻浓丽和素雅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3、这里形容唱腔,用的是轻描淡写的本意,和后面“浓墨一挥”形成对比。第三处,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紧密。此处的“扣”,是动词,义为套住或搭住。环是圆圈形的物品,环与环相互套在一起,很牢靠,没有脱落之虞。比如自行车的传动链条,就是“环环相扣”,一节与一节衔接得很牢固。这里说唱腔应该是丝丝入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积累成语知识,并熟知成语题目设置的陷阱,比如成语色彩失当、对象误

4、用、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毛病。2.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甲、春季乙、夏季丙、秋季①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③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⑤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A.甲:②③乙:①⑤丙:④⑥B.甲:②④乙:①⑥丙:③⑤C.甲:④⑥乙:②③丙:①⑤D.甲:④⑤乙:②⑥丙: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季节。①中,结合“芰荷”分析可知,为夏季;②中,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为

5、春季;③中,结合“草低”分析,为秋季;④中,结合“燕草如碧丝”“秦桑”等分析,为春季;⑤中,结合“霜”分析,为秋季;⑥中,结合“小麦覆陇黄”分析,为夏季。故选B。3.某同学准备将过去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分为三辑,每辑一个标题。以下各组文章与所拟标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辑:《且上操场“疯”一回》《身在高三也潇洒》《放飞十八岁的梦想》《敢立潮头不负年华》第二辑:《扶贫路上歌声响》《“候鸟”回乡创业记》《向“海归村官”致敬》《百年老村脱贫记》第三辑:《巍巍泰山中华魂》《黄山青松绝天下》《山清水秀漓江美》《冰封的大运河》A.校园放歌逐梦路上青山绿水B.青春

6、荡漾逐梦路上壮丽山河C.青春荡漾小康征途青山绿水D.校园放歌小康征途壮丽山河【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某同学准备将过去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分为三辑,每辑一个标题”,拟标题,需要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作品标题的关键词语等。第一辑中的《放飞十八岁的梦想》和《敢立潮头不负年华》反映的不一定是校园生活,但这四篇文章部表现了青春勃发之意。第二辑中的《扶贫路上歌声响》《百年老村脱贫记》两篇,可用“小康征途”概括,但《“候鸟”回多创业记》和《向“海归村官”致敬》两篇与“小康征途”无关:而通

7、观这四篇,都是对“逐梦”的体现。第三辑中的“巍巍”“绝天下”“山清水秀”“冰封”主要体现的是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故选B。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蓿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

8、扫兴而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B.“花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