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526803

大小:611.0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9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0X2=60分)下图示意我国2008年末人口(单位:万人)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2008年城镇人口多,乡村人口少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城市数量增

2、长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到达极限【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由图中给出的岀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总人口数不难求出我囯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结合所学我国人口相关知识,可确定我国现阶段岀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毎年净增的人口较多,老齡人口增加快,故AB错,C对;城市化水平还较低,D错。综合以上分析,选项C正确。【2题详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的人口多,再加上老龄人口增加快,使我国教育、医疗就业压力大,A正确;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B错;新增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错;我国人口虽然已超

3、过最适宜人口数,但距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最大人口数还有一定距离,并没有趋近与环境承载的极限,D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减少35.9万人;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616.7万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安徽省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A.生态环境极度恶化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C.外出务工人口增多D.老龄化进程加快4.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安徽省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答案】3.C4.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和

4、人口增长模式。【3题详解】安徽省户籍人口增加,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值,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由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口增多造成的。【4题详解】616.7÷(6862.0-616.7)÷10×100%=9.87‰,即安徽省十年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87‰,且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也较低,故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图示意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以谋

5、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6.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C.③<④D.③>④【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东北部为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和城市带,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C正确。【点睛】南部墨西哥湾沿岸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吸引美国退休之后的老人向此处迁移。【6题详解】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而大量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导致美国的人口数量增

6、长。故B正确。其他各项无法比较,故A、C、D错误。下图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8.影响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答案】7.D8.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7题详解】图中人口由小城镇向城市流动,符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口流动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人口由大中城市流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7、的小城镇。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人口主要从城市流向农村。【8题详解】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9.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10.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