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526946

大小:497.2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9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箬横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作者认为史料分为文字史料何实物史料。材料中第一种即指实物史料

2、,第二种即指文字史料。作者指出文字史料是“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说明了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2.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所以公元前230年嬴政被称为“大王”符

3、合史实,A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20年秦王嬴政已经自称“始皇帝”,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是郡中分掌行政职责的地方官员,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D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3.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

4、制中外。”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备选项材料文字含义中不难判断出A否定了秦筑长城的举动,BC两项高度肯定了秦筑长城的,D项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秦筑长城的功与过,所以答案选D。考点:秦代历史评价点评:秦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秦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无疑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极高的个人价值,这也正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秦始皇一直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结合秦朝社会的时代特征来进行。

5、4.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陛下”由最初的含义到后来发展出来的含义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本质上反映了专制制度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容逾越,因此C选项正确。

6、A选项是专制皇权强化的具体体现,不是本质;B选项错误,这一称谓主要突出的是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非强调皇帝安全的重要性;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5.下图所示石碑是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的。石碑文字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古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得到太宗许可的故事,并记载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这一石碑的留存,证明了唐太宗的哪一政策?A.休养生息政策B.对外开放政策C.民族团结政策D.仁义为本原则【答案】B【解析】据“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

7、”、“古波斯传教士”、“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反映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的情况反映了唐太宗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修养生息政策”属于经济措施;“民族团结政策”属于民族政策;“仁义为本原则”属于政治措施。故排除ACD,选B。6.《步辇图》描绘松赞干布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B.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

8、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仰慕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主动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实质上反映了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对周边民族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因此A选项正确。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