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

ID:43527097

大小:62.1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09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随着传统艺术热逐渐升温,习琴者日渐增多,这是好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普遍存在着对古琴的“误读”,即认为古琴是一种表演性乐器,需要登台演出。其实在古代,弹琴不仅是娱乐,更是人们借以修身养性、陶冶精神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对琴人要求很高:除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演奏技术外,还要具备高度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②以古琴演奏动作来说,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

2、用力不觉”,与太极拳、传统书画异曲同工,看上去儒雅、简静、柔和,实则内里蕴含强大爆发力。③从古琴音乐特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静美”之质。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有厚度,犹如古代的磬或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悠长,音质内敛。当前的古琴演奏会,尤其古琴与交响乐队合作时,人们经常给古琴加上扩音技术,这也是对古琴音质特性的背离。历史上,最早提出琴“性极静”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追求“真空妙有”,追求更深远的思想空间与艺术境界。④古琴在当

3、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习琴者与传统文化及传统技法割裂。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坛教学时就弦歌不辍。清代徐祺进而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心、养心。悦耳易懂,而理解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需具备一定儒、道、禅传统文化积累。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结合,从而使古琴音乐相对此前发生质的飞跃,变得更为细腻、深刻,意境营造也更为形象化且富于哲理:讲究阴阳和合、天地人谐和。比如《山居吟》一曲,描写的就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以天地为家,以河

4、流为腰带,以高山为屏障,人完全跟自然、天地、宇宙融合为一,传递出精神世界的豁达、开阔和高洁。⑤因此,要真正理解古琴,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而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琴曲哲理意蕴有所领悟。相应地,要真正弹好古琴,应该追求技、艺、道三者合一。追求琴道不是可以忽略技巧,而是要在掌握扎实演奏技巧、充分表现古琴音乐艺术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升。⑥历史上,古琴艺术曾一度衰落,直至20世纪30年代,今虞琴社成立,第一次提出重新振兴古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琴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而今,不仅民间习琴者众,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等纷纷设立古

5、琴专业,将其归入民族乐器系。⑦今天,很多人弹奏古琴不得琴艺精髓,这个现象需要审视和反思。在古琴领域,当务之急是继承古人传统衣钵,不过这一关就谈不到创作创新。具体而言,我们还是应该以吴景略、查阜西、管平湖等老一辈琴家的原曲版本为参照,好好体会研习这些作品凝聚的历代琴学精华。如是,古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才有真正根脉延续,才有强健艺术生命力。(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3日24版《古琴之美在文化》,作者吴钊)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奏古琴既要求其刚健有力,又要求用力而不觉,就类似于打太极、创作传统

6、书画作品,讲究柔中有刚B.作者认为古琴的美就在于静美,细微的音量传递出一种厚实悠长的意蕴,具有区别于其他音乐的清净恬淡的特性。C.真正理解古琴的人,不只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还因其传统文化底蕴,能领悟传统琴曲的哲理意蕴。D.学习古琴,首先要继承古人传授下来的有关思想。学问、技能,好好体会研习名家作品凝聚的琴学精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将古琴和太极拳、传统书画进行类比。就是为了突出古琴演奏的动作要领。B.第④段使用《山居吟》一曲为例,具体证明了“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C.②③④段并列,从古琴的

7、演奏要领、音乐特质等方面为第⑤段的结论提供了依据。D.文章先写习琴者日渐增多,最后对弹琴者提出建议,核心是对古琴之美的文化阐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弹奏古琴,如果弹琴动作幅度太大,或许看起来神采飞扬,实则犯忌,背离古琴的文化意蕴。B.给古琴加上扩音技术,是对古琴音质特性的背离,所以,大型演奏会就不会安排古琴演奏。C.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儒、道、禅传统文化积累,就听不懂古琴曲,也无法领悟传统琴曲的哲理意蕴。D.音乐院校纷纷设立古琴专业,将其归入民族乐器系,将来的优秀古琴家就来自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答案】1.B2.B3.

8、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