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3527302

大小:54.8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9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必修2试题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里,主人公担忧与所爱的人余生都不能相聚相守的诗句是“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用“_______”指代有学识的人,用“______”的典故表达热切迎纳贤才的心情。(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乡村傍晚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4)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借游览的经历,强调“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心而离居(2).忧伤以终老(3).青衿(

2、4).周公吐哺(5).暧暧远人村(6).依依墟里烟(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亦不能至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默写题考查句子默写和情境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是情境默写,答题时需注意以下易错字的书写:衿、哺、暧、墟、惑、相。课内文言文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3、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趣:兴趣B.终期于尽期:至、及C.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其致一也致:思想情趣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人之相与”的短暂,联想到人的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聚集室内、畅谈怀抱,一种是寄情所托、放浪形骸。B.想到往日美好易成陈迹

4、,作者不免感慨横生悲叹人生苦短,由此体悟到“死生亦大矣”的生命之“痛”。C.选文认为,生死是人生大事,在有生之年不宜空谈玄理,应做些实事,比如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D.寿天、生死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作者想到此,情绪转为激荡,文章随之收结于浓烈的悲观情绪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2.A3.D4.(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一样是荒谬的。【解析】【2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要做好这类题学生一方面要在平时养

5、成积累的习惯,解答题目时要根据语境分析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一般方法,如联想推断法、句式推断法、语法推断法等。A项解释错误,“趣”,同“取”,取得。故选A。【3题详解】此题考查对全文综合把握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文章随之收结于浓烈的悲观情绪中”分析错误,文章在谈及“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强调“死生亦大矣”,很有积极意义。故选D。【

6、4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这道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理解:固,本来;一,等同;虚诞,荒诞;齐,等同。【点睛】参考译文: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

7、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