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527365

大小:220.4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9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人们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被打破,礼义文化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A.夷夏观是儒学核心思想B.中原文化的优越感增强C.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D.夷夏观的标准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夷夏之辨指古时候中国人对于"华夏"和"夷族"的区分,本质而言,是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

2、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以中原地区为中国,而以周边的少数民族为四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被打破,礼仪文化则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人们认为"中国""先进于礼乐",而四夷"后进于礼乐",因此这一变化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故C选项正确;儒学思想以“仁”和“礼”作为核心思想,而不是夷夏观为核心思想,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区分夷夏标准的变化,无法得出中原文化的优越感增强,故B选项错误;区分夷夏的标准发生变化,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D选项错误。2

3、.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度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书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这表明A.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B.艺术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C.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D.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碑体,又称为龙门体、伊阙宗等,因为魏碑书法的代表作是龙门石窟一千方左右的北魏造像题记。北魏平城时期是指公元4世纪90年代末至5世纪90年代前期。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从此开始了北魏在平城的历史。北魏皇帝重用汉族士族知

4、识分子,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书体。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发展教育,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因此魏碑体的产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碑体的产生表明政治改革推动了艺术的繁荣,而不是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主动学习汉文化的结果产生了魏碑体,无法得出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故C选项错误;北魏时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主要时期,北魏时期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楷书,被人称之为“魏碑体”,材

5、料无法得出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故D选项错误。3.柳宗元的政论诗《行路难》描述:虞衡(管理山林的官)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高峻的样子)空岩峦。……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柳诗意在说明A.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作者重视环境保护C.安史之乱加速唐朝灭亡D.唐朝后期政治腐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诗的含义为,林官率领伐木的队伍搜寻千山,奉命采伐营建宫室的栋梁,众多的珍稀树种未等成材就被摧残,兀自屹立的山峦变得空空荡荡……人们呵

6、,你可曾知当今国家良材已日益稀少,有谁把栽培爱惜人才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一方面他是实写,因为历经安史之乱、建中之乱后,宫廷、城廓、衙门、官府毁坏不少,因此,在战事平息,世道重归安宁的时候,大兴土木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材料中的“南山栋梁益稀少”直指国家人才缺失与溃乏现状;同时,对朋党间的倾扎与颠覆,致使大量学子不但未能得到必要的提携关照和保护,反而连遭贬谪放逐之苦和夭折厄运,使得国本日趋衰弱表示了极大的愤恨与不满,因此柳诗意在说明唐朝后期政治腐败的现象,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的“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

7、谁复论”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穷的叹慨与思索,而没有体现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诗意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叹慨,不是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但材料没有体现安史之乱加速唐朝灭亡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4.明朝末年,为抗击东北女真族,需要增加军费。为解决财政开支,崇祯拟向东南沿海收工商税,内阁不支持向东南沿海收工商税,后这事不了了之。这A.符合明朝政治运作原则B.体现明朝内阁权力膨胀C.表明明朝皇权日益衰落D.说明

8、中枢机构相互牵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这只是起到顾问的作用。到宣宗时期,因为宣宗精力有限,所有的奏章先发内阁,让阁臣参阅,拟好处理意见,这项工作称作“条旨”或“票拟”,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责。内阁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策,但不是决策机构,因此材料中的“内阁不支持向东南沿海收工商税,后这事不了了之”这符合明朝政治运作原则,故A选项正确;明朝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