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3527672

大小:48.7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9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

2、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传统企业

3、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

4、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一是促进成果转化。要促进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创新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摘编自《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

5、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B.如果解决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C.不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还是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要减少干预。D.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激励,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有力手段。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统摄全篇的作用。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阐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C.文章着重

6、从企业、政府职能、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方面,阐述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D.文章整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先综述创新的地位及迫切性,接着分述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B.如果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重大科技问题,就说明我国达到领先世界的创新水平。C.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从而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D.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有各自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互补。(二)

7、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

8、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