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

ID:43535116

大小:1.2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0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_第1页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_第2页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_第3页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_第4页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录井现场管理和卡层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录井现场管理与卡层技术探讨塔河油田主体区块主要由塔河油田12区、10区和托普台区三大区块构成,地质设计中完卡层主要有进入型和预留型两类;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中完井深卡取,具有不同特点和卡层风险。此三大主体区块的中完卡层工作也一直是塔河工区的卡层难点,存在设计地层与实钻地层界线误差大,奥陶系上统良里塔格组与恰尔巴克组界线不易划分的问题,以往也曾出现过因卡层不符合设计要求,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降低卡层风险,提高中完卡取符合率,尽最大能力避免因卡层问题造成工程复杂是当前塔河油田主体区块中完卡层工作最重要的课题。中完卡层过程中,

2、不少录井小队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录井小队卡层指导思想方法固化、技术支持薄弱,优秀资源未充分发挥和利用;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完井深卡取难度和风险识别上存在不足,地层对比分析不够及时、科学,当实钻地层不好对比时,仅凭经验加感觉的方式卡层,难以满足设计中完要求需要。从中完井深卡取符合设计要求的诸多井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具备以下共同特点:1、实钻地层与设计基本吻合;2、录井小队基础工作扎实、认真,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3、录井项目部髙度重视卡层工作,能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支持现场工作;4、监督中完卡层到位及时、有效,录井小队重视监督建

3、议和要求,现场配合较好。5、录井小队在复杂情况时与甲方主管部门、录井项目部沟通及时、情况反映真实,提出建议合理。为提高中完卡层符合率,避免或减少因卡层失误对后期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在人为可控的因素范围内,做好卡层工作需要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卡层方法、集中优势技术平台和基础地质研究四个方面完善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一)、录井小队管理问题:问题一:录井小队在现场施工管理上组织不到位,岗位人员没认清自身职责;钻时跟踪、剖面图岩性柱、钻时曲线绘制、碳酸盐岩含量分析不及时,数据误差较大等;问题二:录井小队人员责任心、业务素质及工作积极性普遍偏低

4、;问题三:录井小队人员长时间野外工作,倒休时间得不到保证,对工作有抵触情绪;问题四:录井小队人员培训机会少,现场人员对地质基础理论、设计、规范及区域地质条件认识、关注不够;问题五:队长、描述大班新人逐步增多,复杂情况下和相关施工方、甲方主管处室、现场监督、录井项目部沟通、协调欠佳;(二)、录井项目部管理问题:问题一:录井项目部卡层技术指导人员上井不及时,或是人员到位后卡层工作已结束。录井项目部认为所属井卡层难度不大,特别是针对03Q组顶部有“红层”存在的井,常采取遥控指挥方式。对业务能力不强的录井小队,此时录井项目部的技术支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5、,卡层是一个过程控制,除了及时性还要求持续性和有效性;问题二:录井项目部集中部分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老队长派遣到外围探评井,对于主体区块卡层易出现问题的开发井,新队长对复杂区块地层特征不熟悉,经验不足;遇到实钻地层提前或推迟,不能够及时反馈现场真实情况,录井项目部过于相信现场反馈数据;问题三:录井项目部邻井资料收集不及时、测井曲线不齐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少一口井资料就少一个方向上地层变化的认识,地层对比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就不强,在卡层的过程中就可能造成以偏概全的状况;问题四:邻井未电测的井,项目部缺乏与邻井录井项目部咨询了解实钻情况;问题五:

6、项目部技术指导人员、录井小队骨干休假安排不合理,长时间工作产生疲劳、厌倦;问题六:对卡层关键岗位人员如录井队长、描述大班倒换频繁,对现场情况不够熟悉。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录井现场组织管理需进一步强化,岩屑录井前开展现场施工组织协调会,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岗位职责及岗位间的配合工作,要了解现场人员业务状况;无论是录井项目部还是录井队长在录井施工关键控制点上绝不能马虎大意,对自身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要进行反思,克服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应认识到现场良好有序的生产组织管理也是保证卡层等重点工序质量的必要条件。同时,加强与不同施工方协调、配合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条

7、件。卡层指导思想钻井地质是一维地质,现场所见的都是单向的,受开发井工程条件及提速、提效的施工理念影响,PDC钻头+动力钻具快速钻进,钻时参考性降低或无参考性,再加上泥浆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给现场岩性识别和描述(特别是对灰岩结构、颜色的消除)造成困难;作为录井行业自身来讲,录井技术没跟上钻井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与创新、地质基础理论研究等不足导致相对固化的卡层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层横向变化的需求。目前主要依靠地质人员个人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在卡层过程中不免出现主观失误;在岩性识别、层位划分上由于不同的人员观点上不同,得出结论进

8、而也不同;卡层的失误实质是现场人员判断的失误。(一)、目前的卡层指导思想:1、预留型井2、进入型井非灰质岩灰质岩正常钻进钻时变化循环观察非灰质岩正常钻进钻时变化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