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ID:43536541

大小:116.82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9-10-10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岀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圉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意义。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课时安排:一

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安排好四位同学扮演课本第2页的新疆维吾尔族、西双版纳傣家族、东南沿海特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四个地区的人物),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板书:第五章屮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教师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板书)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

3、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一牧区;东南沿海一一经济特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一热带一一旅游区;长江三角洲一一农业区一一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不思可以。)完成课木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教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XX省(自治区)XX县(自治县、市)XX乡(镇)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

4、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XX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教师举例说明。XX省(自治区)一一一级行政区XX县(自治县、市)一一二级行政区XX乡(镇)一一三级行政区总结: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活动2: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承转:现在,我们己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

5、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界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完成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1.有相似性。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nun等降水量线一致一一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

6、半湿润区。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C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②界线B大致与800nun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一一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④秦岭一淮河。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吋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止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界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

7、排生产、生活。板书设计:划分不同的邑地理区域W缨卿筋前題或不同级别的区域L四大螂里区域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培养学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