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

ID:43536883

大小:1.5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10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_第1页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_第2页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_第3页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_第4页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OME)(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细胞膜和细胞表面第一节细胞膜与膜表面的特化结构一、膜的结构模型三明治结构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模型(所有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脂和蛋白可侧向运动;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即表面和内部)质筏模型(推测100nm的脂筏可载600个蛋白质分子)1,脂分子双层,疏水的非极性尾部相对,头部对着水相。2,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中,或结合在表面。3,膜蛋白和膜质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细胞膜结构模式图质膜结构模型二、膜脂1,成分:磷脂(50%以上)、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含有糖残基),胆固醇和中性脂质,2,膜脂的运动:沿平面的侧向运动

2、,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分子尾部的摆动,双层间的翻转运动3,脂质体:人工膜,球形脂质体直径在25-1000nm,可裹入DNA用于转基因,裹入药物用于诊断和治疗。膜质的运动脂质体三、膜蛋白1,类型:周边(外在)蛋白,(离子强度,温度)内在(整合)蛋白,(去垢剂)2,内在蛋白与膜质的结合:a、与疏水核心相互作用b、蛋白质所带电荷与磷脂极性头部相互作用c、膜蛋白胞质侧与脂质分子作用3,去垢剂:离子型(SDS)非离子型(TritonX-100)膜蛋白的类型六、细胞膜骨架1,膜骨架2,红细胞膜蛋白和膜骨架(血影蛋白、锚蛋白、带4.2蛋白、带4.1蛋白、短肌动蛋白

3、和血型糖蛋白)1,膜质不对称2,膜蛋白不对称五、膜不对称性1,膜质的流动2,膜蛋白的流动3,光脱色恢复技术四、膜的流动性膜蛋白的运动生物膜的不对称性红细胞及其膜骨架七、细胞膜的功能1,提供稳定的内环境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3,信息识别位点4,多种酶的结合位点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的连接6,参与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