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

ID:43542077

大小:100.1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0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_第1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_第2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_第3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_第4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四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忌基础点重难点基础点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中国的文学艺术1.汉字(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0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里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⑶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1)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3)特点及代表字体特点书法家代表小篆隶书字体略长,笔画均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方正,略扁秦朝李斯东汉蔡邕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字形方正草书行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2、线条流畅纵情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顿、明朝文征明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1)特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国风”是精华部分,多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2)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逹歌总集,它汇集了西周初年至巻秋中期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创作手法: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具有楚国地方特

3、色和神话色彩;句式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2)代表作:屈原的《离骚》。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并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汉赋(1)产生: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主要成就代表特点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

4、孟浩然、王维山水诗JJL1L/J-4李白以浪漫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5•宋词⑴出现: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2)宋代成为文学主流的原因①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②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1)主要代表: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6.元曲(1)原因:元代国家统一;社会矛盾尖锐;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以散曲抒发愁闷情怀。(2)特征:散曲题材广泛,可雅

5、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3)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M特别提醒正确区分诗、词.曲(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用韵规范。句子长短参差,E于抒发感情和演唱。(1)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7.明清小说(1)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商品经济发达与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崛起;理学束缚;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⑵代表①长篇小说:以《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四部]为著名。②文言短篇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6、);《聊斋志异》。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思维导图小说发展的阶段及特征;/Ju木u清勃展叩小呀!蓬发洞篇代步展①料发诟一、一代步展奇唐!初发传晋起怪阅魏—兴志小/(X深化拓展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三、绘画与戏曲艺术1.绘画⑴演变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②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表明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

7、熟。③魏晋: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创作《玄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名作,提出“以形写神”O④隋唐: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⑤两宋: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⑥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它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2)特征(写意传神)①从背景看:深刻反映不同时

8、期的时代特征。②从风格看:隋唐时期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北宋《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最突出,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③从影响看: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在启迪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