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

ID:43542620

大小:494.16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0-10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文综信息卷(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2018年好教育云平台最新高考信息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注意事项:0

2、?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冋答第11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0

3、?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综合性大城市小心城区的建成区

4、而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o

5、r>201-201.上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2.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B.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该城市B.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D.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解析】第1题,上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工业用地,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区向城郊迁移,远离市中心。城区内原來的工业用地,改为其他功能用地,D対。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6、、居住用地、簡业服务设施用地向城外迁移的可能性小,A、B、C错。第2题,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B对。城市规模扩大,屮心区用地紧张,不适宜向城市屮心集聚,A错。城市最主要功能是住宅腹地,功能用地不对能均衡发展,C错。城市地域结构变化较大,功能分区越来越明确,D错。【答案】1.D2.B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3.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A.季风区河谷地带B.绿洲边缘

7、C.沙漠腹地D.农牧交错地带4.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A.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B.增加沙堆内的土壤肥力C.降低区内风速D.保护沙堆表面植被5.在灌从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悄况可能是A.弱一强一强B.强一弱一弱C.强一弱一强D.强一强一强【解析】第3题,灌丛沙堆的形成,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季风区河谷地带、绿洲边缘、农牧交错地带都有灌丛生反,人类不合理活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灌丛沙堆发育,A、B、D错。沙漠腹地缺少灌丛和人类活动,不易形成,C对。第4题,灌从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灌丛沙堆

8、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保护沙堆表面植被,D对。保护灌丛沙堆的目的是减少风沙,不需要维持区域内沙源,A错。缺水,土壤肥力难增加,B错。保护灌从沙堆的目的是降低区内风速,C错。第5题,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阻挡风沙,在灌丛区沉积。第二阶段风力减弱,灌丛沙堆发育稳定。第三阶段风力强,沙堆被侵蚀。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强一弱一强,C对。A、B、D错。【答案】3.C4.D5.C夜雨是重耍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下图为青海省6-9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

9、答6〜7题。3.甲地夜雨的主要形成原因是A.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夜雨量大B.位置偏东,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夜雨暈大C.地处高原,夜晚降水量较白天小,夜雨量小D.临近河流,白天水汽较役晚充足,夜雨量小4.夜雨率高有利于该地A.棉花的生长发育B.地表水下渗量减少C.土壤水分含量增加D.地质灾害频次减少【解析】第6题,甲地位于潼水谷地,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形成夜雨,选A。第7题,夜雨率高直接导致该地土壤水分含量增加,选C。该地不适合大量种植棉花;夜雨率增加会使地面下渗量增加,由于区域山地地形较多,夜雨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频次增加。【答案】6.A7.C近几十年来,由

10、于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口然坏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图示意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读图,完成8〜9题。冰丿I零平衡线高度(m)冰川面(km2)气温(咒)降水(ram)4200-■9004050-2.0-3900-1一3.5—5.0—6.5L5

11、96()197019801990200010(年)L700H5OO国例:—冰川而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