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和谐社会建设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

ID:43547808

大小:107.67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10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_第1页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_第2页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_第3页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_第4页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和谐社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耒注和谐社会耀设东大镇环境问题调查报告张旭(动科学院草业2004级2班)调查时间:2004年寒假调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镇改革开放的20多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中还存在着隐患,如在发展经济的同吋,农村的环境污染却在加剧。因此在寒假中我就自己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从小生活在西安市长安区东大镇。这是一个地热资源丰富,以“鱼米之乡”著称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盛产优质大米、莲藕,还有肥美的鱼。在我的记忆里,村东边的小河很是清澈,人们经常在里面洗菜、淘米、洗衣服,夏天就在里面洗澡。河里的鱼儿、螃蟹很多,这也是我童年的欢乐所在。夏天去河里摸鱼、捉螃蟹,河周围空气

2、很清新,河边青青的草地是我们嬉戏玩耍的场所。傍晩的雾气像一条轻纱带浮动在小河之上,常常让人陷入无限遐想之中。村南边便是绵延的秦岭。大多数天气睛朗的吋候,头上是蓝天白云,南边的秦岭凸入眼帘,凉风习习,徜徉在村外原野之中感觉真的很好。从村子南边一-直到山下小河畔都是肥沃的土地,优质的大米便产于这里。这里还有一眼泉,泉水清澈甘甜,是人们皿间劳作休息吋的解渴佳饮。村内,几乎家家门口都种有两棵树,夏天人们在树下乘凉,树上鸟鸣不断,好不热闹。记得,离我家最近的十字路口有一•棵三个犬人都合抱不住的洋槐树。每天上学、放学我们都经过那棵树下面,在春天槐花盛开的吋候,远远的就可闻到槐花的芳香,真是沁人心脾。这吋

3、附近的大人小孩都会上树去摘槐花,不管是生吃还是和面粉拌在一起蒸熟吃,都是农家美味。一家做了街道邻居都过来尝一尝,一大群人端着碗,一边吃一边说话的场面真是热闹非凡。过年的时候更是热闹,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村里人在打谷场上扭秧歌,耍社火,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扶老携幼争相来看。人们并不富裕,但是却过得朴实,安逸。前些年,在我们这里发现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由于这里的地下温泉蕴藏丰富,加之用温泉洗澡有十分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还可以用来养殖北方少有的热带鱼。于是,就在我们这里兴起了开发地热资源的浪潮。先是咸阳国际机场在那里修建疗养院,接着是一个引进热带罗E鱼的鱼场,后来乂来了儿家投资商建造娱乐城。兴建大

4、规模的娱乐场所,必然要占用大面积的耕地。于是,我们附近的儿个村都先后靠卖地逐步走上富裕之路。但是,随之而来引发的环境问题却被人们忽视了。首先,这些娱乐城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我们这里远离城市,没有垃圾填埋厂和污水处理设备,这些生活垃圾和污水都不经过处理就倒在小河两岸或者直接排放在河中,严重破坏了小河及具两岸的生态平衡。往FI清澈的河水已变的浑浊不堪,河屮的生物H渐稀少。鱼儿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螃蟹儿乎绝迹,水草丛生。夏夜再也没有蛙鸣,没有了湿凉而清新的空气,取而代之的是刺鼻难闻的气味。由于大批大批的耕地被卖,往日的鱼塘和荷花莲藕都已不复存在。只能听见机器的轰鸣,看见一栋栋耸立

5、的高楼,还有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蓝天白云的FI子越来越少,远处的青山FI渐模糊,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发生着。最近,西北工业大学征用了我们村的绝大部分土地用以修盖新校区。这就意味着从前十儿里的稻田永远消失,十里稻花开,三十里稻花香和秋后繁忙的景象将永远的离开我们。我们世世代代依靠土地吃饭的传统乡村生活就此结束。村子里面也是一片繁忙,伐树、拆旧房盖新房。大槐树也因挡道被伐倒了。门前倒是换成了水泥路面和排水渠,单调的整齐让人总觉得少点什么。稍微过了一段时间,水渠和村口就被生活垃圾堆满,没办法处理,乂让人拉出去倾倒在河边。回到村里再也吃不到鲜嫩清香的槐花,看不到街坊邻里端着饭碗在门口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的

6、场景。没有晴朗的天气,只有浑浊的空气夹杂着难闻的气息。人们只愿意呆在屋里看着有线电视。村里村外的树儿乎都被砍光了,没有什么东西来抵御风的侵袭。今年过年回家,街上冷冷清清,根本没有往年的那种过年气氛。大多数孩子都呆在家里看有线电视,大人们则聚在一块打麻将。我一直都在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贫瘠的寸草不生了!SARS爆发,禽流感流行一再给人类敲响环保警种。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应该注意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索,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更要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化索养。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成正比增长。因为,人的生活质量还可分

7、为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而尤以人的感觉,以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为中心内容,也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以人为本”,以“以人为本”为指导的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徳索质的明显提高,形成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文化创新休系,全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由此看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资源。但是农村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