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

ID:43549658

大小:171.62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10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_第1页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_第2页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_第3页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_第4页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针灸学》考点精华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络输穴学总结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屮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屮最盛为阳明,英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4、十二经脉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6、阴经为里,屈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Z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Z三阳从头走足,足Z三阴从足走腹。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胃经与脾经足人趾内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蹟脉、阴阳维脉。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

3、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來。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軀干侧的脾Z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乂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

4、名称太阳——关枢;阳明一一害蜚;少阳一一枢持;太阴一一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15、经络的作用: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16、《医学入门庆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17、喻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18、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的称“阿是穴”。19、经穴都有具体的穴名和

5、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共361个穴位(依据是李学川的《针灸逢源》)。20、奇穴,一冇具体的名称和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屮,举例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月俞四穴。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22、《灵枢•邪客庆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23、张介宾《类经九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Z间冇所结聚,故当于节Z会处索而刺24、月俞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

6、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经络总论-a1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络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手太阴肺经属肺,络人肠,还循胃口,上膈喉咙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缺盆,上膈入下齿中,夹口、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入缺盆,下至气街中,下膈起于鼻,入上齿,述口夹唇,循喉咙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流注心中,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下膈夹咽,连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屮,抵鼻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起

7、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脑络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夹舌本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下膈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下膈,入缺盆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屮,至口锐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入缺盆,出气街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上贯膈过阴器,连目系,环廉内经络总论-a2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脉名循行分布概况功能任脉腹、胸、频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止小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Z海”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8、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巒、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阴维脉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足附外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