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

ID:43552235

大小:34.33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10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_第1页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_第2页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_第3页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_第4页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五乃发展规划序言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的竞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其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对全球制造业企业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世界范围产能的普遍过剩,规模经济已不再是其进行有效竞争的唯一途径,而由信息技术决定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更富个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才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更有效的手段。对中国来说,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潜在比较优势,体现在有数量丰富和成本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装备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全

2、球制造业正在向中国集中。但同时,中国目前还只是制造业的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突出表现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低,二元结构突出(同时具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落后的设备)。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使中国制造业具有世界一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用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改造是唯一的选择。不仅如此,在现阶段,加快对我国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可以充分享受后发优势,少走或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许多弯路,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早日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深刻观察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给我国带

3、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为把中央的这一基本战略引向深入,国家科技部在“九五”推广CAD和CIMS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这一工程将以实现设计、制造装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的数字化为核心内容,以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步伐,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其市场综合竞争力。为推动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太原市科技局根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十五”期间地方实施

4、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及太原市“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结合太原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编制《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02——2005)》的基本依据(一)《屮华人共和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二)《“十五’期间地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家科技部);(三)《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四)《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山西省科技厅)(五)《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六)《中共太原市委、

5、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1、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一)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制造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联姻”,可以使一些传统产业返老还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代,由于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使“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工业”论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早已把用信息技术改造制

6、造业,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其全球发展目标作为一个基本战略而付诸实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制定了用信息化改造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和计划,加快了各自国家制造业的信息化步伐,如美国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ATP)、日本实施了智能制造系统计划(IMS)、韩国实施了高级先进技术国家计划、德国实施了“制造2000”o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也纷纷把制造业信息化作为改造传统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工作,从“九五”或更早就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经贸委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

7、家科技部在“九五”期间推出了企业CAD和CIMS示范工程,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入“十五”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各国制造业信息化步伐的明显加快,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被党中央和包括科技部在内的国家各部委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分工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看中了中国制造业较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正积极地把一些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有人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加工中心。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数量多、质量差、信息化程度低”是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现状

8、。只有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才能为中国的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制造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为迎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时代创造基本的条件。山西省制造业新一轮的信息化工作起始于1999年10月。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了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提出了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一争三优”为主攻方向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会后,在山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