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ID:43558960

大小:1.5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0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_第1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_第2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_第3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_第4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来源:学科网]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10【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运输生理作用。【名师点睛】

2、本题围绕生长素展开考查,考了激素的合成、运输、生理作用,提醒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另外还需要注意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实例。高考题出题人往往会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例子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考查。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

3、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10【名师点睛】本题以群落演替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不同群落的结构、物种丰富度、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能都依据情境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考生在学习中还要进行扩展,例如随着演替的进行,物质、能量的输入情况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有什么变化,做到牵一发知全身。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

4、rP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10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

5、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错误。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名师点睛】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考死记硬背容易混淆,要想准确分析,考生需要对遗传规律非常熟悉,能运用遗传的规律进行推理、分析。考生要明白常染色体遗传

6、与伴性遗传的主要区别,还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醒考生平时注重知识的识记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

7、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及时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