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ID:43559281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0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三、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1、三省六部制:(1)创立:隋文帝(2)完善:唐太宗A三省六部职权:B三省六部关系:(3)影响:问题1借助图示设计出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及相互关系。三省六部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科举制度:(1)背景:A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势力上升,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B南朝末年以来士族因自身腐朽而衰落,但由于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央集权C士族衰落,庶

2、族兴起,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隋唐统治者需要扩大封建统治基础(2)演变:形成于隋:文帝、炀帝完善于唐:太宗、则天、玄宗发展于宋:宋初、宋中期衰亡于明清:八股取士打包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素材下载jiaoxue5u.taobao.com优质课视频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3)评价:问题2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选官制度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自身的演变分阶段地评价,一般来说,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积极方面占主导,封建社会后期,消极方面占主导,试归纳出科举制度

3、在这两方面的影响。3、府兵制与募兵制:(1)府兵制:A演变:西魏创立:军民分籍,胡汉分治文帝改革:与均田制结合,军民合籍,兵农合一太宗健全:增加军府数量,军府设置内重外轻玄宗时崩溃:(原因)B特点:C影响:打包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素材下载jiaoxue5u.taobao.com优质课视频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2)募兵制:唐玄宗A背景:B特点:C影响问题3从士兵来源、兵役负担、士兵性质、兵将关系等方面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兵制士兵来源兵役负担士兵性质兵将关系府兵制募兵制(2)两税法

4、:780年A背景:B内容:C特点D影响4、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A隋开始实行:B唐进一步调整:C影响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学案一、繁荣原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生产关系的调整2、经济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农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水陆交通的发达3、民族交往: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民族间交往密切4、中外交往:隋唐统治者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空前频繁打包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素材下载jiaoxue5u.taobao.com优质课视频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

5、家!5、人民劳作二、繁荣表现及特点经济部门发展表现发展特点农业土地开垦农具改进水利兴修农作物产量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冶铁业造船业商业交通货币市场城市问题4归纳夏商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开发)、隋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特点并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作出全面评价。打包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素材下载jiaoxue5u.taobao.com优质课视频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职权有分工、监督、无合作②三省的运转机

6、制是:中书-尚书-门下③三省的长官品级较低④户部主管赋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作用在于A、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D、分散相权,强化皇权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4、唐朝前期,对于科举考试的创新有①开始设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优秀者可以直接授官④由高官主持考试A、①②B、③④C、

7、①③D、②④5、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最主要的特点是A、考试内容最难B、考试人数最多C、主要的选官科目D、惟一的儒学科目6、唐朝采用开放性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最有利的作用是A、有利于士族地主巩固现有的特权B、有利于出身不高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C、有利于打破士族独揽政权的局面D、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7、唐朝中期改变征税标准,反映的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D、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的矛盾8、隋唐时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农民的身份是A、自耕农B、地主的佃农

8、C、国家的佃农D、农奴8、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布满了贵族官僚的庄园,政府无田可授,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受到破坏B、封建经济的发展C、均田制遭破坏D、租庸调制无法维持9、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调整生产关系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减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