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ID:43566304

大小:884.8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10-11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1页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2页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3页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4页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锅炉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章总论41.1设计任务41.2原始资料47.2.7热负荷资料(采暖季)4122媒质资料41.2.3水质资料・51.2.4气象与地质资料51.2.5工作班次.6L2.6运煤方式.6第二章锅炉型号及台数选择62」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择62.2.7热负荷计算.62.2.2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9第三章水处理设备选择103」确定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103.LJ锅炉总给水量.103.1.2锅炉补水量.113.2决对水的软化方法113.3软化设备选择计算123.3.1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计算.123.3.2再生溶液制备方法和设

2、备选择.143.4除氧设备选择计算153.5计算锅炉排污量和决定排污系统163.5.1锅炉排污量的计算.163.5.2决定排污系统.17第四章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与计算174」决定给水系统174.2给水泵的选择174.3给水箱的选择184.3.1给水箱的容积和个数.184.3.2给水箱的安装高度.194.4凝结水箱和凝结水泵的选择204.4.1凝结水箱的选择.204.4.2凝结水泵的选择.204.5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214.5.1自来水总管的计算.214.5.2给水总管的计算.224.5.3蒸汽母管的计算.224.5.4分

3、汽缸的确定.224.5.5主要阀门.22第五章送、引风系统的设计235」计算送风量和排烟量235.1.1燃料耗量的计算.235.1.2送风量和排烟量的计算.245.2决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初步布置245.3决疋风道和烟道断面尺、J255.3.1风量计算.255.32烟、风道断面尺寸的确定.265.4决定烟囱高度和直径275.4.1烟囱高度.275.4.2烟囱直径的确定、275.5核对风机性能285.5.1风道阻力的计算.285.3.2送风机的选型.325.3.3烟道阻力计算.335.3.4引风机的选择.36第六章运煤、除灰方法的

4、选择376.1计算锅炉房的耗煤量和灰渣量376丄1耗煤量的计算.376.1.2灰渣量的计算.386.2/trIRi386.3决定灰渣场面积396.4决定运煤除灰渣方式396.4.1运煤除灰渣系统的输送量.396.4.2决定运煤除灰渣系统.40第七章锅炉房工艺布置407」锅炉房的组成407.2锅炉房建筑布置形式407.3锅炉房设备布置417.3.1一般原则.417.3.2设备布置.417.3.3锅炉房主要设备表.42结语44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本设计任务是新建一集中锅炉房,以满足该厂A区生产、采暖通风、生活用汽的需要。1.2原

5、始资料1.2.1热负荷资料(采暖季)用汽部门生产耗汽量、采暖耗热量凝结水回收率(%)介质参数MPa温度(°C)耗汽量(t/h)采暖耗热量(MW)1〜5号酿酒车间0.9饱和5X3.5501〜3号酒库0.7饱和1.090成装车间0.9饱和1.890配制车间0.7饱和0.585粉碎、压曲车间0.7饱和0.30曲发酵室0.4饱和20生活区采暖85/606.5牛产同时使用系数0.8说明:在非采暖季,无采暖、通风热负荷,其他热负荷相同。1.2.2媒质资料Car=63.57%,Har=3.00%,Oar=1.79%,Nar=0.96%,Sar

6、=1.54%,Mar=5.9%,Aar=23.24%,VdafM6.14%,Qnet,ar=23810KJ/kgo1.2.3水质资料总硬度H:2.7mm/L非碳酸盐硬度HFT:1.Omm/L碳酸盐帔度HT:1.7mm/L总碱度A:1.7mm/LPH值7.8溶解氧:7.9〜9.6mg/L溶解固形物:436mg/L夏季平均水温:26°C冬季平均水温:13°C供水压力:0.4MPa124气象与地质资料海拔高度:778m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2°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C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21°C采暖室内计算温度:18°C采

7、暖天数:150天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8°C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大气压力:冬季,93.29kPa夏季,91.92kPa平均风速:冬季,2.6m/s夏季,2」m/s最高地下水位:・2」m土壤冻结深度:0.77m1.2.5工作班次三班制,全年工作306天。1.2.6运煤方式汽车运输。第二章锅炉型号及台数选择2.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2.2.1热负荷计算计算热负荷:根据采暖季最大计算热负荷Q罟依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中的附2・1的公式:Qmax=K.(K1Q1+K2Q2+K3Q3+K4Q4)+2"h式中:Q】、Q2、@、e

8、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由设计资料提供。Q5——锅炉除氧用热,t/hK「K2.龟、K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吋使用系数,Ko——锅炉房口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1.10—1.15o根据本设计的所给资料可知:Q,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