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结题报告

论文_结题报告

ID:4356943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论文_结题报告_第1页
论文_结题报告_第2页
论文_结题报告_第3页
论文_结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_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牛栏山二锅头,二锅头之宗。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京师酿酒师蒸酒时,去第一锅“酒头”,弃第三锅“酒尾”,“掐头去尾取中段”,截取中间部分的蒸帽酒,这时的酒更加的纯净,而且口感醇和绵甜,品质极佳。。牛栏山二锅头,宗气一脉相传,于2002年9月4日荣获“国家二锅头原产地认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河北省人民政府酒业生产管理局开始在牛栏山筹备建厂。在新中国的春风吹拂下,1952年10月,在“公利”、“福顺”、“洪义”等烧锅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国营牛栏山制酒厂,第一任厂长为原武工队负责人李长春,当时有干部职工计48人。建厂后,酒厂秉承传统的酿酒工艺

2、,在酿造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制曲、立楂、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在质量上保持了传统的清香、纯正、口味甘冽、酒体浑厚、酒力强劲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牛栏山酒厂迅速发展,先后兴建了各类厂房、库房、研究所,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行业协会等机构的认可和肯定.获得了3()多项荣誉和奖励。屡次被评为“亿万农民喜爱的畅销品牌”,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手段新推出的营养型二锅头在北京国务院的品酒会上获得金奖,北京市市长、各部委领导都曾到酒厂视察工作,品尝优质美酒,给予了极高评价

3、。并且很多知名艺术家也应邀前去参观,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女士就曾指定该厂的“贡米佳酿”,为其专用酒并赠与国际友人。九四年十月,企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牛栏山酒厂不断的在发展,无论是从酒质还是外包装,都不断推陈出新。由原始的散装酒、坛酒变为外形漂亮的瓶装酒、口杯二锅头等。90岁高龄的国画大师孙菊生老先生品酒后欣然题词“酒乡牛栏山,飘香千百年”。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为牛栏山酒厂题词“精业、精工、精品、神山、神酒、神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酒厂抓住机遇,科研技术不断创新,重视产品更新换代,精心打造牛栏山品牌,厂领导亲自带领销售公司业务人员开辟全国及国际市

4、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九六年企业销售额创历史记录,达到5.8亿元,年产白酒5万吨。九八年,酒厂顺利通过改制,改制后更名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同年,先后通过了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1S0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IS09002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证书”O九九年企业在此基础上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检局颁发的“出口食品厂•库注册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12月26日,该企业被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2002年9月4日,顺利通过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境检验检疫总局鉴定,是北京市第一家“原产地标识”保护的出口企业。目前,牛栏山酒厂是在华北地区唯一一家拥有“中华老字号”和“原产地标识”的白酒企业。在国内外倡导绿色食品的今天,牛栏山酒厂一直按照绿色标准,从粮食的筛选到酿造过程都严格控制。目前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绿色食品证书”。百年的风雨,百年的耕耘,牛栏山酒厂从“安乐烧锅”发展成为今天年产白酒5万吨以上的大型白酒企业,牛栏山酒厂现有干部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200多人,占地300多亩。企业在围绕“质量是市场、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的发展方针的同时,

6、在产品生产中,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强化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多年来,企业恪守传统的发酵工艺,充分保证了地道二锅头之清、爽、醇、净的特点。固定资产5.1亿元,产品主要以浓香型、清香型白酒、配制酒、黄酒四大类,共计200多种,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俄罗斯、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牛栏山酒厂一直以“为消费者打造全程无忧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发展民族白酒工业,争创文化内涵深厚的驰名民族品牌,为打造北京顺义绿色国际港,托起首都顺鑫现代化大农业,谱写牛栏山酒厂的绿色新乐章。关于牛栏山的历史记载

7、也很多。明嘉靖丙申年(公元1536年),甘为霖游经此地作《问牛诗》一首,并镌于金牛饮池石上。诗中写道:“山为牛栏山,洞是金牛洞。满地尽于莱,何不出耕种?”对当时的牛栏山景况做了诙谐而有趣的告白。关于牛栏山,当地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正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所述:“县北二十里为牛栏山,山有洞,相传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山北里许有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明人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也说:“牛栏山其第三峰腰带间一洞,相传曾有金牛出食禾稼,田唆逐之,遁入洞穴。有投以砖石者,辄闻山声,或以物掷之,良久自山旁白河浮出。”依据现保存

8、在顺义档案馆的《顺义县志》,从有详细酿酒历史记载的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算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