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

ID:43579050

大小:225.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1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_第1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_第2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_第3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_第4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新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5.1平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在菱形ABCD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CDB.(AB+BC)丄(BC+CD)C.(AB—AD)・(BA—BC)=OD.AB・AD=BC・CD解析:A正确:B、C正确,因为菱形两对角线互相垂直;D不正确,因为AE、AD夹角与BC>而夹角互补.答案:D2.己知A(2,1)、B(3,2)、C(-1,4),则△ABC是()B.锐角三角形D.饨角三角形A.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解析:AB=(1,1),AC=(-3,3).VAB・AC=O,・・・AB丄AC.•

2、••△ABC为直角三角形.答案:C3.在四边形ABCD中,若亦二万0,且丨AB

3、=

4、AD

5、+1,忑・BC=O,则四边形ABCD是()A.矩形B.菱形C.梯形D.正方形解析:由AB=DC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乔・BC=O,所以AB丄BC,且AB^ADf所以选A.答案:A4.已知DABCD的顶点B(1,1),C(4,2),D(5,4),则顶点A的坐标为()A.(2,3)B.(3,3)C.(3,4)D.(1,3)解析:设A(x,y),则亦二反,即(1-x,1-y)=(-1,-2),.J1一兀=一1,.J

6、x=2,••[1-尸-2,・()=3・答案:A5.在△ABC>

7、«,若(C4+CB)・(CA—C3)=0,则AABC为(A.正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无法确定解析:rfl条件得(CA+CB)・BA二0,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取AB屮点D,则CA^CB=2CD,:.CD丄BA,•••△ABC为等腰三角形.答案:C1.如右图,在ZkABC中,若丨乔

8、二4,

9、忌1

10、=5.

11、荒

12、=血,则ZA二解析:VBC=AC-ABf:.BC2=AC2一2AC•佔+AB2,即BC2=AC2-2AC\ABIcosZ

13、A+lAB

14、2.21AC

15、•

16、AB

17、25+16-21_12x5x4~2答案:60°综合运用AZA=60°•7.在矩形ABCD中,AE=^AB,苏二丄荒,设乔二(a,0),乔二(0,b),当丽丄旋2吋,求得罟的值为")A.V2B.V3解析:由条件可得—1■1'EF=EB+BF=-AB+—BC22二丄~AB+-~AD=,2222—*—-—*1—-—*aDE二AE-AD二一AB-AD=(-,-b)•22•・•丽丄旋,C.2D.3,.丽.旋斗—知,答案:A&0为空间中一定点,动点P在A、B、C三点确定的平面内且满足(O

18、P-0A)・(AB-AC)=0,则点P—定在过ZABC的的直线上()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条件AP丄CB,・・・P在CB的高线上,故选D.答案:D9.(2005湖南文,9)P是A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PB=PB・PC=PC・PA,贝9P是Z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PA・PB=PB・PC得(PA—PC)・PB=0,即C4・PB=0,・・・P在CA的高线上,同理可得P也在AB的高线上,故P为AABC的垂心.答案:D拓展探究10.已知AABC的面积为14cm2

19、,D、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D:DB=BE:EC二2:1,求AAPC的面积.思路分析:考查灵活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可用基本定理和共线条件求岀点P的位置后用比例关系计算面积,也可用坐标工具來进行上述运算.—*—♦■2•[解析:如右图,设AB=a,BC=b为一组基底,则AE=a+-b,DC=-a+b.33T点A、IE和D、IC分别共线,・•・存在入和",使—-—-2AP=XAE=Xa+—入b,3DP=uDC二一ua+ub.3—*—-‘•2

20、又•••AP^AD+DP=(-+-M)a

21、+ub,33-A=p.〔3严4于是,APAB的面积=14X-=8(cm2),7APBC的面积二14X(1--)二2(cm2).7故AAPC的面积=14-8-2=4(cm2).备选习题10.设I是ZiABC的内心,当AB=AC=5,且BC二6时,石二入AB+uBC,WO入二解析:如右图所示,设AI交BC于D点・TAB二AC,•••△ABC为等腰三角形,AD为BC的中点,・・・AD丄BC,以BC为x轴,AD为y轴建立平而直角坐标系,则A(0,4),B(-3,0),C(3,0),设I(0,y)则丽二(3,4),BI二

22、(3,y),1BD=(3,0),由ZABI=ZIBD得BA・BIBI•BDX=—,8答案:-8163—5代入坐标解得y=-,・・・A/=(0,--).22由条件(0,—)=^(-3,-4)+u(6,0),25U・16511.证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证明:如右图,设一组基底B4二a,BC二b,则BD=a+b.CA=a-b,TBD•CA=(a+b)•(a-b)=a2-b2=

23、a

2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