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

ID:43591452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1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_第1页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_第2页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_第3页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_第4页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作者:刘英,宋一平,张传开,雷会宁【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从肺栓塞的流行病学、解剖病理生理及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提高护士观察、判断病情的能力,争取治疗及抢救时机可减少肺栓塞的死亡率。[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避免和预防下肢骨折术后肺栓塞的发生。【关键词】肺栓塞;解剖;病理生理;护理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此并发症病情凶猛,死亡率高达20%〜30%。肺

2、栓塞作为一个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己成为国际性的医疗问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20万人死于肺栓塞,居全部死因的第3位[1],近年来在骨科病人中此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本科近几年共发生3例因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者,均因发病急骤,抢救无效而死亡。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率低,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高度重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4岁。2例为外伤后多处骨折,1例为糖尿病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卧床14~21d时发生肺栓塞。PE在诊疗过程中的护理:抢救配合:(1)密切

3、观察病情变化,置单人房间,使患者安静,减少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3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晕厥及栓子脱落。(2)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证氧供,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即畅通气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衰竭时应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胸痛者可给予止痛剂使用。(3)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加重的表现。取高枕卧位,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呼吸困难。⑷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介绍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及合理化膳。(5)必要时采取手术取栓。心理护理:肺栓塞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惊恐和濒死

4、感。主要是因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或剧烈的胸痛而致。护士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尽可能的多停留在病人身旁,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及镇静剂使用。溶栓护理:可迅速溶解血栓和恢复肺组织再灌注,逆转右心衰竭,改善肺毛细血管容量及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有效率在80%以上[2]o溶栓治疗前测凝血酶,溶栓治疗后每4h测凝血酶1次,动态观察凝血功能。注意观察出血倾向。因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是胃肠道、颅内出血。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有无腹痛、头痛等症状。教会患者掌握预防岀血及自我监测的方法。

5、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从溶栓开始应绝对卧床休息10-12d,并向患者说明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每日对患肢周径进行测量,了解肢体肿胀程度,观察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抗凝护理:抗凝治疗是肺血栓栓塞症的基本治疗方法,能使非大面积急性PTE患者改善症状。抗凝治疗可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使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己存在的血栓,抗凝和溶栓并用效果好。可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令等药物。低分子量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药物之一[3]o12h5000U皮下注射1次,可使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由13%下降到1%。小剂量的阿斯匹林也有一定疗效。出院前向患者或家属提供口服

6、抗凝药物的注意事项,教会患者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的方法。告诉患者出现肺栓塞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胸闷、发作性晕厥、低血压、下肢无力及不对称性水肿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受凉、感冒。宜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软食,避免进食过多绿叶蔬菜,如菠菜、韭菜等影响抗凝作用的食物。避免劳累、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典型病例:患者,男,41岁,诊断:左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型骨折。患者在工作时,因脚手架断裂,不慎由1ni多高处摔下,致左小腿肿痛,畸形,流血,活动受限3h于2002年4月20017:30急诊入院。急诊

7、在连硬外下行左小腿清创缝合,左胫腓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抗炎、扩管治疗。术后10d,患者扶双拐不负重下地行走。2002年5月6日患者岀现发热,体温37.5°C~38.7°C,伴有咳嗽、胸闷。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嘱其多饮水,2002年5月7日患者出现高热,最高为38.7°Co予柴胡肌注,并于2002年5月8日查胸片示:左中下肺炎。查体:左下肺呼吸音稍粗,叩诊呈浊音。另2002年5月9日查血象:WBC8.8X109,中,性0.79。继续抗感染治疗。患者感胸闷情况好转,体温基本正常。患者于2002年5月13日晨4:05分突然岀现惊

8、厥,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口吐白沫,神志丧失,心律平稳,四肢脉搏细弱,立即给予心电监测,呼吸道吸引,吸氧。短时间内患者神志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