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ID:43594797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3页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航空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民航的安全管理则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航空运输,民航的安全管理必须得到质的提升。本文在分析民航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改善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关键词】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现状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也得到快速的增长。航空运输的增长势必给航空安全管理带来挑战,研究航空安全管理的对策也就层出不穷。纵观这些对策分析,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制度、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等方面探讨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❷P者认为这些研究思路有一定的

2、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并未触及到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本质问题。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本质问题在于协调性,即各部门之间协调处理的能力比较欠缺,导致安全问题发生时管理问题不断一、民航安全管理现状1、地区之间管理现状差异。民航安全管理中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系的的发展差异造成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着不同。有的地区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执行现状比较令顾客满意,有的地区的安全状况则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安全管理现状也存在着差异性,有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比较完善,有的公司安全管理则存在许多漏洞。而这种地区间、航空公司间安全管理的差异是很难令顾客事先知晓,造成顾客与航空公司之间信息的不对称2、顶层制度和具体

3、制度之间的差异。自2006年起我国民航领域就开始推行了民航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系统,目的是为了强化民航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以此不断的符合国际发展水平。民航各级也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但仔细分析这十几年来民航安全管理制度,会发现顶层安全管理制度和具体执行制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即上级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而具体到每个航空公司时,安全管理制度的细节性、具体性则缺乏3、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势弱。我国各级航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影响力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监督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协调不足,此外还有惩罚力度不足的问题。影响制度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制度的适应性因素、制度执行人员的因素、制度的稳定性

4、因素都可能与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关当然,我国航空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可喜的成绩,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和健全。如何解决安全管理的漏洞是每个航空领域人员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二、民航安全管理对策许多研究者对于民航安全管理从主观安全意识提升、制度机制完善、法规技术的规范等方面进行探析,综合这些对策的出发点,笔者认为都要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这便是安全管理的协调性。安全管理协调不足,再完善的制度、再标准的技术规范也会引发安全管理的漏洞。因此,笔者从这个角度探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对策1、安全管理体制的改变。保证安全管理的协调性,笔者认为前提是安全管理体制的改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制还延续的是我国行政

5、管理体制的思路,即直线职能的管理体制。直线职能安全管理体制必然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体制容易造成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航空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便是要打破管理体制的僵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民航管理体制,采用'‘制衡一合作”管理模式,实现各方参与、共同协调好安全管理2、保证制度的适应性和内聚力。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升级而作出改变,以此符合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要保证其适应性。同时,航空安全管理制度还应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内聚力,也就是说能发挥制度的向心作用,减少安全管理制度的离心倾向。笔者认为,安全管理的协调性离不开制度的适应性

6、和内聚力。安全管理制度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建立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各管理部门和基层航空领域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制度的完善发展3、航空安全管理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保证安全管理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信息共享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不协调的局面。首先是航空公司和顾客之间安全管理信息的交流共享,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该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质量,顾客通过第三方机构了解安全管理质量现状。这能够鞭策航空公司改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其次,要保证各部门之间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以此来实现安全信息资源的合作式发展,提升各部门沟通交流和合作应急的能力三、结束语民航安全管理是关系我国民航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也事关群众的

7、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民航安全管理应是各级民航业管理的重点领域。安全问题的发生有许多因素促成,我们要做到尽可能不让安全事故发生,即使事故发生也应该有能力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而我国在前者作出的努力比较多,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协调处理的能力不足。因此,安全管理的协调性机能和能力需加强建设参考文献[1]刘捷•浅谈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5,25:51-53.[2]郭维江.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