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的格律

浅谈诗歌的格律

ID:43594874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浅谈诗歌的格律_第1页
浅谈诗歌的格律_第2页
浅谈诗歌的格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歌的格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近体诗的格律问题建三江一中黄饪塘本人钻研诗歌越来越觉兴味无穷,看到从事诗歌创作的文友越来越多,心里高兴的同时,更加想要与诗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本人曾经谈过诗词格律,但随着理解的加深,为了便于广大诗友尤其是初学诗歌写作的文友们,更好地掌握诗歌格律的基本形式,本文摘录《中华诗词》执行主编、著名诗人高昌《玩转律诗一律诗绝句写作实用教程》中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由此,可见诗歌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最近看到一篇谈诗歌的文章,

2、认为诗家语的几个特点为:形象性、精练性、跳跃性、含蓄性、反常性、生动性、流畅性、色彩性、音乐性。关于“音乐性”,该作者说:“诗词要寻求节奏的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声调、音节、平仄、押韵等。我们说声情并茂,声是声音,情是情感,可见音乐在诗词创作中其地位之重要”。最后总结说:总之,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含蓄是对“诗家语”的基本要求。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讲,我觉得,诗歌必须讲究炼字、注重营造意境、忌直白,尤其是要按照格律要求认真构思,正因为难,才有意趣,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带着镣铐跳舞”。如果不在这几方面有所注意,就容易将诗歌写成一些名家所批评的“口语诗”。我今天着

3、重谈一谈近体诗的格律问题。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的韵脚、平仄、对偶、句式都有很多规矩,格律非常严格,所以叫律诗。律诗每首必须是八句。从第一句开始,往下依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第一二句称作首联,第三四句称作颔联,第五六句称作颈联,第七八句称作尾联。五律每句五个字,七律每句七个字,韵脚必须是平声字,不押韵的句尾必须用仄声字。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是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是押韵的。如果第一句押韵,韵脚要求就比较宽松,可以用相邻的韵部的字来代替,称为邻韵通押。绝句每首规定必须是四句,实际上是相当于律诗的一半,五绝

4、每句五个字,七绝每句七个字,韵脚也要求必须用声字,每句中的平仄声调也有严格的规定。不过,绝句没有必须用对偶的要求。不过,绝句有古体绝句和近体绝句之分,古体绝句不受平仄诗韵等格律要求,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平仄韵通押,但近体绝句则必须完全遵守格律要求,且只能押平声韵。另外,古体绝句,结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或三个仄声字都可以,在这方面,没有严格要求。本文要探讨的是严格的格律诗,不包括古体绝句在内。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铭记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第二步,把这四种格式分别组合,就是五绝的四种基本格式。然后再按“粘”和“

5、对”的规律,分别多出来一半,就是五律的格律。五绝的每句前边加上与开头两字平仄相反的两个字,就是七绝的格式,七绝的格式再按“粘”和“对”的规律,分别多出来一半,就是七律的格律。对,就是相反的意思,即每联内上句和下句的平仄相反,也就是仄对平,平对仄。粘,是粘连在一起的意思,指前一联的下句与后一联的上句平仄必须相粘,也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对”和“粘”的时候,只看偶数字的平仄是否正确即可。我们只要熟记上面基本句式,再根据“对”和“粘”的规律,基本的格律格式也就能够完全掌握了。而这四种基本句式根本不用死记硬背,因为它们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实际上正是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五绝格式

6、(A),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种格式中的第一句换成第四句的格式,就成为平起首句押韵的五绝格式(B),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根据第一种格式,将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位置对调,就得到了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绝格式(C),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我们再将上面这个格式中的第一句换成第四句,就得到了仄起首句押韵的五绝格式(D),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律诗基本上是把绝句的格式重复一遍。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五绝格式照原样重复一遍,就得到了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的格式(

7、A)(为了初学者更好地领悟,后面直接给出完整格式,并附例诗),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诗例: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唐王绩。)我们如果把上面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式的第一句换成第四句,就得到了五律平起首句押韵的格或(B),即: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