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

ID:43596534

大小:37.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1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_第1页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_第2页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_第3页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_第4页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晩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摘要: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不断完善,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进一步提升了高水肥地复种指数,同时扩大了晩播小麦的种植面积。为实现晚播小麦高产、稳产,必须重视晚播小麦栽培途径,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小麦种植品质及产量。为此,本文在充分掌握晚播小麦生育特点的基础上,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关键词:晩播小麦;高产栽培;生育特点;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志码:A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与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息息相关。于小麦

2、粒重、产量而言,播期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推迟播期,小麦籽粒产量也会随之降低,在同一生态区品种相同的小麦,因播期不同,伴随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也会随之减少,但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种机械化生产及生物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可全面提升小麦产量。1晚播小麦生育特点于小麦生长而言,小麦晚播作用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抗灾害方面。我省处于中原地区,秋季温度较高,小麦过早种植,受气温影响小麦生长速度加快,但到越冬阶段,因小麦早播加快植株生长速度或出现冬前拔节现象,此时当气温骤降,极易冻坏或冻死麦苗,由此可见,晚播小麦可起到防冻害的功效。除此

3、之外,晚播小麦还可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当温度较低情况下,某些病虫害不易产生。相比其他播期小麦,晚播小麦可错开病虫害集中发生期,有利于麦苗生长。在分析晚播小麦优点后,为保证小麦高产、稳产,必须充分了解晩播小麦生育特点,具体如下:(1)冬前苗小、苗弱。由播种至主茎有5叶1心或6叶1心形成,小麦壮苗所需积温较高,范围为570°C〜645瓦。晚播小麦由播种到越冬前,其积温在42CTC以下。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晚播小麦由播种至越冬期,仅有3叶1心或4叶1心,因此,冬季前小麦具有苗小、苗弱的特点。(2)春季生育速度快、时间短。根据相关调查可见,在适期播种、晚播时选用相同品种的小麦,相比

4、适期播种小麦,晩播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晚、时间短,且具有较快生育速度。由此可见,小麦播种时间推迟,穗分化时间则会减短。(3)春季分藥成穗率高。冬前因晚播小麦具有较少积温情况,主茎叶片数不多,因此分藥现象几乎不存在。春季到来,气温快速回升,分藥增长迅速,与适期播种小麦相比,其成穗率较高。2晩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的应用2.1合理选用品种针对晚播小麦,过去一直选用大穗型春性品种,中、小穗型春性品种则不被重视,以避免穗粒降低过多。经长期实践证明,大、中及小穗型品种,在推迟播种期后,都会出现穗粒数减少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幼穗分化时间减短,小穗数降低。通过调查表明,与中小穗型品种相比,

5、大穗型品种的千粒重降低更多,粒籽饱满度更差,产量更低。为此,针对品种选择,可选用中、小穗型品种。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晚播小麦可选取半冬偏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豫农949等。此类品种具有较快生育进程,营养生长时间不长,可有效提升灌浆强度,可达到穗大、粒籽饱满、早熟高产的效果。2.2增加种植密度于适期播种小麦来讲,可通过'‘低群体、状个体”的方式达到高产的目的。而晚播小麦因其具有较短分篥时间,单株分藥不多、成穗小,尤其是播种时间在11月后期,其分藥成穗难度较大,即便是播种时间在11月上半月,地块苗少的情况下,单株成穗也仅有1.15个。为此,为提高成穗数,必须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的

6、方式进行播种。据调查研究表明,伴随基本苗的不断增多,成穗数也随之增加。在小麦密植过程中,不能只追求麦穗增加,而忽视稀疏的重要性。要做到合理、科学地种植,才能保证密植效果。在小麦种植密度方面,应合理控制其间隔空隙。通常来讲,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种,增加种植密度的作用主要包括3点,第一,最大限度利用水肥,避免浪费水肥。在小麦播种时,如具有较大种植密度,则会影响植株养分吸收,进而导致植株矮小,穗小且质量较低;第二,单位面积内合理密植可提高小麦产量;第三,合理密植可降低病虫害传播性。2.3做好施肥工作(1)早施提苗肥。晚播小麦出苗之后,由于温度较低,必须及时进行速效提苗肥的施加。冬前晚

7、播小麦主茎仅有3片〜4片,其营养生长在4片叶以下,冬前大部分麦苗无法分菓,此时进行提苗肥的施加,可对麦苗生育起到促进作用。冬季温度较低情况下,碳铁具有较快释放速度,必须及时供肥,此时需根据麦苗实际情况,每亩进行7.5kg追肥。也可施加4血〜5血尿素。冷浸田等为提升其抗寒性,可适当施加10kg〜15kg的磷酸钙。(1)追施腊肥。晚播小麦具有较差抗寒能力,极易出现冻害情况。通过追施腊肥能够达到保温防冻的作用。或施加8kg〜10kg尿素,不仅能够为冬季麦苗生长提供养分,还能达到冬施春用的目的,以此对春发分菓起到促进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