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

ID:43600660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_第1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_第2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_第3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摘要:微山县粮作区地势低洼,沿湖分布,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土质多粘重,活化程度低,可耕性差,养分含量比例不协调,宜耕期短,引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极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选用优良品种;加强生态控制;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方面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科学施肥;化学除草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1前言目前微山县玉米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29.7万亩,占微山县农业产量的很大部分。但是微山县粮作区地势低洼,沿湖分布,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土质多粘重,活化程度低,可耕性差,养分含量比例不协调,宜耕期短。玉米栽培在前

2、期发苗慢、难保苗,而在中后期后劲足、发势强。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一直都不太高,因此,引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极为重要。2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那些通过省级或者国家级农业部门审定的成熟期适宜、增产潜力大、丰产稳产性好的优良玉米品种。玉米高产栽培与前茬种植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如果土地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丰产、生长趋势良好,那么在后茬种植时仍然选用这一品种的玉米;如果土地前茬种植的是大豆,那么这块土地的土壤肥力肯定很好,那么后茬种植就适宜选择高产的玉米品种;如果土地前茬种植的玉米由于感染了某种病害而导致产量较低,那么后茬种植玉米时就应该选择不容易感染这种病害的玉米品种。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

3、在同一地块是不能连续种植同个品种超过4年,如果超过4年的话,就会出现晶种退化、土地贫瘠的现象。3加强生态控制3.1合理安排播种期夏玉米播种在埔情合适的前提下,一般越早播种,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小麦收获当天就开始播种玉米。对于粗缩病重病区的玉米栽培而言,可以选在6月15FT前后來播种;对于粗缩病连年发生区的玉米栽培而言,可以选在6月10〜15日播种,在这个时间段内,田间持水量耍保持在70%〜75%左右。如果境情不合适,为了避免耽误播种吋间和播种机组下地,可以后灌溉先播种。3.2加强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力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应该大力应用那些丰产健身栽培技术,如增施磷钾肥可明显抑制玉米茎基腐病,做好

4、平衡施肥、适吋播种、精耕细作等。在小麦收获之后,可以将其秸秆留下盖田,以便减轻草害发生、保爛节水。另外,在播种玉米之前,应该将沟边、田边、田间的杂草清除干净,为了减少叶斑病、灰飞虱、玉米螟等病虫源,应该将玉米秸秆及时封存或者销毁。4适时开展化学除草玉米栽培长期以来都大量采用均三氮苯类、酰胺类除草剂,如莠去津、乙草胺及其混剂等。正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从而导致抗性杂草大量涌现、地下水污染、土壤板结、玉米田草相变化较大、后茬作物安全系数低、生态环境恶化等,田间防除难度自然也随之增大。所以,玉米田除草应该采取苗后除草和苗前除草相结合,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效果好,且省力、省吋、省工,人工除

5、草无污染。为了提高除草效率,可以在播后芽前适时推行化学除草,亩用150〜200ml的40%乙莠水或者100〜120ml的50%乙草胺乳油,然后再对30〜50kg的水来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120〜150ml的20%克芜踪水剂或者75ml的4%玉农乐胶悬剂,然后再对30~50kg的水來喷定向喷雾,但是务必不能喷晒到玉米上。5合理密植5.1扩大行距采用隔行种植的方法将行距扩大为120〜130cm,而传统常规行距是60〜65cm,然后在1/2的利用面积上集中苗和肥。同时,合理密植,公顷收获株数必保5•万株,苗数必保6.0-6.2万株。5.2扩大株距由常规垄不变,采用远距一掩多株,公顷保苗60~

6、62万株,收获株数必保58〜60万株。一般晚熟玉米亩种植3500〜4000株,早熟玉米亩种植5000〜5500株,披散型亩种植3500〜4000株,半紧凑型亩种植4200〜5000株,紧凑型玉米亩种植4800〜5500株。参考文献[1]赵久然,滕海涛,张丽萍,卢柏山•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玉米科学,2003(02):125—128.[1]赵顺玉,郭冬生,付从贵•国内鳞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04(01):158—160.[2]金其荣,金丰秋.玉米原料生产1—乳酸的几个技术问题[j]•化工时刊,1998(11):156—160.[3]王耀明,耿慧中.21

7、世纪中国玉米生产与市场展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si):132—136.[4]赵化春,韩萍•国内外玉米消费趋势及其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0(04):104—1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