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李靖论文

【精品】李靖论文

ID:43603622

大小:218.0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李靖论文_第1页
【精品】李靖论文_第2页
【精品】李靖论文_第3页
【精品】李靖论文_第4页
【精品】李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李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冷连轧机带钢厚度自动控制耍厚度粹度是考核薄板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厚度自动控制简称为AIK(AutomatieGaugeContrOl),是现代化冷轧薄板生产中实现高楷度轧制的重耍手段。冷连轧带钢薄板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的控制H的是为了获得带钢纵向世度均匀性。目前,随着汽车、电气设备等工业部门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厚度自动控制己成为现代化板带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经开发和发展「多种厚度自动控制系统,而且对它的耍求越来越高。本文在对四机架冷连轧机中第一机架Smith.AGC系统、综合厚度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消化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实际的系统结构,对关键的控制算

2、法和计算模型在充分分析具物理意义的同时,对算法和模型本身进行了严格的推导;深入分析TAGC系统屮Smith预估控制策略、Smith.AGC系统结构的合理性、Smim.AGC系统的稳定性。通常对于时滞系统,Smith预估控制是--种有效的时滞补偿方法,但其对参数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引起控制效果的急剧变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S面t11预估器控制系统,在主反馈通道加上一积分环节,并通过Mat1ab中的Simu1in1(仿真及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响应较快,超调量小等优点,并且系统的鲁棒性好。关键词:纯滞后,自动厚度控制(AGC),轧制过程,Sm油预

3、估器,Srnjt11.AGC1.1Ti(C,N)介绍第一章文献综述1.1.ITi(C,N)的结构与性能碳氮化钛为光泽性黑色粉末,是一种“零维"的三元固溶体…。碳氮化钛是由碳化钛和氮化钛形成的固溶体【2】,TiN和TiC都具有NaC1型晶体结构,而在非金属晶格中并不表现为长程有序,C原子(对于TiN来说是N原子)位于面心立方点阵FCC的结点位置,在面心立方的点(1/2,0,0)位置由钛原了形成超晶格。TiC的晶胞参数为0.4322nm,TiN的晶胞参数为0・4242nm(31°TiC点阵屮的C原子可以被N原子以任意比例代替,形成一种连续固溶休Ti(C1・、Nx)(O羹x1

4、)[41(如图1.1)。辫。一b;—,筑c?j国丁。@.◊—??。_

5、

6、。ajb)e)图1.1TiCN的结构模型:(a)模型I,(b)模型II,(c)模型IIIFig.1.IStrueturemode1sofTiCN:(a)Mode1I,(b)Mode1II,(c)Mode1IIITi(CI一。N。)的性能随组成X的改变而变化。TiC的硕度高,而TiN的韧性较好,一般来说,随X的增大,材料的硬度降低、韧性提高【5,61。碳氮化钛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兼具TiN和TiC的优点,具冇高熔点、高硬度、耐磨、耐氧化、耐腐蚀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

7、性和化学稳定性,在机械、化工、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冇广泛的应用【7,8】。TiN比TiC的品格常数稍小一些,所以Ti(C,10的晶格常数介于TiC和TiN之间。TiN的热导率比TiC更高一-些,这使得Ti(C,2基金属陶瓷导热性比TiC更好,从而比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第一章绪论板厚是板带材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厚度自动控SJJ(AutomaticGaugeContro1—简称AGC)是提高板带材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口的是获得带钢纵向厚度的均匀性I“。现代冷轧板带材要求成品厚度公差达到土(2〜7)啪之内(占全<98%

8、)【21o目前,厚度自动控制己成为现代化板带材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1冷轧带钢AGC技术发展情况AGC系统在冷连轧机屮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回顾国内己应用在冷轧机中的AGC系统,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用测厚仪信号反馈控制轧机压下或轧机入口侧带钢张力的AC—C系统。70年代,我国单机架可逆冷轧机上使用的厚度控制系统大都是这类系统,而且是模拟线路。按轧机出口侧测厚仪测出的带钢实际偏差信号反馈控制,大偏差或被轧带钢厚度大于0•4mm时,按偏差信号大小去移动压下位置,改变车昆缝间距,以减小厚度偏羌,即所谓粗调;在小偏差或被轧带钢厚度小于0・4mm时,则

9、调节轧机入口侧带钢张力,进一步减小厚度偏差,即所谓精谢引。早期调节轧机压下装置的执行机构是电动压下,因电动压下响应慢和非线性的缺点,逐渐被液压压下机构所取代。测厚仪安装在轧机两侧距轧辗屮心约1.5.2m的位置,故测厚仪信号滞后时间长,且随轧制速度而变,厚度控制的调节出II侧测厚仪检测出的带钢真实厚度偏茅作反馈控制,消除低频干扰因素的彩响,如轧馄磨损、轧馄热膨胀等。数字化或计算机控制,加上应用一些新的控制算法,这类AGC系统性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其控制精度可达成品厚度的5%—10%,如成品厚度0.8mm的汽车板,其厚度偏差范围为0・0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