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文杜林

【精品】论文杜林

ID:43603819

大小:4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论文杜林_第1页
【精品】论文杜林_第2页
【精品】论文杜林_第3页
【精品】论文杜林_第4页
【精品】论文杜林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论文杜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皖太和县谢千小学杜林2007-2-11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课的提问技巧,提问的注意事项,提问的评价等问题,以便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关键词:课堂提问精心设问优化提问思维教学策略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的最经常、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家S•G卡尔汉曾经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提问是极其关键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问题的质量高低及实施成功与否直接涉及本堂语文课的成败。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

2、导火线,是激化剂,是灯塔。通过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景,激发其探索的欲望;通过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反馈,探明学生知识理解的程度,寻求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灵活的调整后续的活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同样,学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态的信息。得到自己所需知识。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是高效的,还存在许多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提

3、问,这些提问被称为徒劳的提问,即劳而无功的。具体说來有以下儿种表现:1、有的老师提问问题目标不明确,使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如《翠鸟》怎么样?《赵州桥》是个怎样的桥?2、大量的是非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这类问题看似学生冋答非常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殊不知人多数学生并未认真思考便随声附和,滥竽充数。3、问而不新:不同的教学内容,同一种问话调子,同一种语气,给学生感觉是死板,枯燥,不新鲜。4、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无从作答。如有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本里《圆明园》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圆明园的毁

4、灭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有什么影响吗?5、不给学生留思考余地的提问:有的老师提问后立即找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稍慢或不合老师的意,就横加批评。6、忽视学生质疑的提问,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知道按自己设计好的问题,设计好的程序去发问,对学生在提问过程岀现的质疑,要么是置Z不理,要么是冷嘲热讽,粗暴打击。导致学生不敢问,也不去问。以上种种情况均系在语文教学提问中不应出现的失误及不足。这些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误导了学生的认识,妨碍了教师获取真正的教学信息的反馈,因而也阻滞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

5、效率,通过提问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來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一、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点。教师的提问,应力求抓住课文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突出问题实质,耍做到这一点,就耍力求吃透教材,深入钻研。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文章题眼处提问。题眼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对表情达意有突岀作用。如《草船借箭》题眼是借,为什么用“借”?用借点明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有“借”就有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來作战吋还要还给曹操,同吋,还有一定的幽默感。《大森林的主人》中的“主人”,《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夺”

6、等都有着丰富深刻的含义,在这些题眼处提问,学生会对文章屮心了解得更透彻。2、在文章内用关键处提问。所谓关键处指对全篇课文理解有重要作用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牵一发可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詹天佑》一文时,可围绕文章中心句设计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进行学习,而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一步首先找出中心句,这样设计问题,“杰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读懂了中心句,便于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课文内容;第二步设计如下问题: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

7、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这样既弄清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还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第三步领会哪些词句跟中心句关系密切,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看边画边想:从哪些词句看出詹天佑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通过这样找准文章关键处,设计一系列问题,学生便会深刻领会课文内容牢牢把握文章中心。3、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提问。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老师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细枝末节处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思

8、考,拓深对课文的理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我问学生作者这里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发出”、“长出”呢?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是学生领悟到“抽出”一词恰当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