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

ID:43604121

大小:170.7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_第1页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_第2页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_第3页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_第4页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B502工作面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编制人:李审核:崔编制日期:二0—0年三月第一章探放水依据4笫一节依据4笫二节指导思想4第二章井田概况5第一节井田范围5第二节地形地貌5第三节地表水系5第四节自然灾害5第五节水源5第六节现矿井开采情况6第七节水文地质6第八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7第九节含水层Z间的水力联系7第十节火烧区7第十一节充水因素分析8第三章水害防治10第一节地表与井下水源分析10第二节井下水害防治10第三节探水的条件11第四节遇到需要探水的情况12第五节探放水的范围及对象12第四章探放水的目的12笫五章探放水前的工作要求12第一节安全防范措施12第二节探水钻孔的

2、技术参数13第三节探水设备及排水设施14第六章探放水巷道位置及方向15第一节探放水巷道位置及方向15第二节探放水施工的安全规定15第七章探放水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16第一节探水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16第二节放水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16第八章探放水的位置联系及避灾路线17笫一节本矿电话薄17第二节工作面探放水时避灾路线18第九章水情汇报和灾害处理措施18第一节水情汇报制度及探放水管理机构18第二节灾害处理措施19附图:1、探放水孔布置图2、井上下对照图3、避灾路线图4、巷道布置图5、排水系统图6、水文地质剖面图7、学习考核签字表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节依据1、“煤

3、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2、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2002年6月编制的《枠*县***煤矿生产地质报告》。本矿区火烧区实际情况说明。3、根据该矿的井田地理位置,并针对当年的井下煤层、岩层开采情况和矿区、矿井实际涌水现状等,做相应的防治水计划和安全治理措施。4、***煤矿2009年8月3日・10月30日在矿区的探放水情况。5、根g***煤矿自2009年9月2H・10月30H对河床的治理情况,杜绝了渗水水源,防止了河床水再沿着煤岩裂隙渗透到矿井。6、在河床附近据副斜井190米处有一个废斜井,10月29日河床改道前进行观察该井水深30米,10月30FI河床成功改

4、道,11月3H观察该井已经干枯。7、在空压机房后有一个副斜井,井深120米,倾角25。,一直以来都作为矿井井口的地面用水使用,10月30日河床改到以后,11月3日晚已经抽不出水。8、通过以上4…7说明矿井的水源为河床通过裂隙向矿井进行渗透,口河床改道以后,现已经将河床水彻底根除,***河水无法通过裂隙向矿井进行渗透,以前废井的存水已经无补充水源,只有通过井下的淋水和探水孔在向外泄水,在不久的时间内,废井内存水的干枯是必定的。第二节指导思想1、严格落实“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2、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和广人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和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确保本矿安全稳定和发展。第二章

5、井田概况第一节井田范矿区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县***镇管辖,位于***县城西南81km处,矿区东西宽1.4km,南北长0.84km□面积1.146km2o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27759〃;北纬:43。46’41"。第二节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天山北麓的中低山区,区内地形复杂,山势陡峻,切割强烈,***河近东酋向横贯矿区南部,强烈切割岩层,形成深切割的*和河河谷地貌特征。***河南为松树林带,沟北为陡峻的哈拉巴斯陶特力斯嘎山脊,沟底至山脊顶部坡角达30度以上,部分地段为陡崖,攀登困难。矿区最高处海拔1932m,最低处为***底,海拔1598m,绝对高差334m,相对高

6、差一般为250m〜300m。第三节地表水系***河发源于天山雪峰,呈东偏南约25〜30°方向流经矿区南部,出矿区后,向东汇入呼图壁河,为常年性河流,河谷底是矿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在矿区两端狭窄,中部宽缓,呈V-U字型谷,据呼图壁河水文站1994年在口杨河出口处观测计算资料,洪水期为6月、7刀,月平均流量4.34m3/s〜6.44n?/s,最大洪水流量20m3/s〜30n?/s,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4月,月平均流量为0.27m3/s~0.43m3/so可作为矿山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水源。第四节主要自然灾害本矿井主要自然灾害为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第五节水源水源:白杨河发源于天山北

7、麓,靠融化雪水、大气降水、山区泉水补给,常年有水,受季节影响,动态显著,年均迳流量在4.34-6.44m3/s之间,2001年8月雨季观测其流量达18.63m3/s,并对该河河水采样进行水质分析,其矿化度为176mg/L,总硬度为115.07。CaCO3.mg/L,PH=7.5,NH+4含量0,水质类烈为HCO3.SO4-Ca.Mg.K.Na型水,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为优质生活用水。第六节现矿井开采情况1、矿井风井为立风井,采取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井担负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